七十年代女军医_分卷阅读_161
“师父”苏晓害怕地喊着。
“当年如果我在他身边,我一定会好好地教育,但是他已经长大了贮了性子。其实我自己的儿子,虽然我常年不在家,他的性子我又怎么会不知道,他怎么可能会去做汉奸。但是他天真,从小娇惯着长大,缺少这人世间该有的警惕。”
“他被人利用,最后丧命。从那之后,你师母伤心过度,我俩再没有孩子。”
苏晓的心被震撼了。
她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师父在心里藏了这么大一件事情,怪不得看到小米这样娇贵的时候,他会找了自己,跟自己提了教育孩子的事情。
“丫头啊,我是真把你当新闺女一样看待。我没有孩子,徒弟就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和刚子两个生了双胞胎,心里肯定高兴。我只是不想当年这样的事情再重现,溺爱孩子要不得。”
“师父请放心,我不会溺爱的,我也知道孩子需要从小磨练。”
杨老又说:“你能不溺爱,但是你能保证你的婆婆不溺爱”
苏晓哑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因为他说的没有错,她能不溺爱孩子,但是她的婆婆呢
她的婆婆做事情,她真无法保证。现在就那么的爱着孩子,谁知道将来会怎样。
“师父,我知道怎么做了,我会管好孩子。”
杨老说:“我也知道,你自有分寸,我只是提个醒而已。等孩子满了周岁后,带到我这吧,我决定让他们练武,磨练摔打他们。”
苏晓沉默不语。
“怎么,你不愿意或是心疼”
“没有的,师父。其实你不说,我也打算在孩子满了三岁之后,就让童刚给他们军训,锻炼他们的意志。”
杨老听了,脸色好了许多,叹了一声:“今天有关我孩子的事,你不要让你师母知道。我怕再勾起她的伤心,毕竟这事是她心里的一道坎,我真怕她再次构想起往事,过不去坎啊。以后多带孩子回来看看,你师母喜欢孩子,让她也高兴高兴。”
苏晓连连点头。
她也知道师母很喜欢孩子。大米小米出生的时候,师母高兴的表情做不了假。这次她带着孩子过来的时候,师母的高兴露于表面,当时就抱着孩子去玩了。后来要不是师父要给孩子下针,或许现在还逗着呢。
“师父,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大米小米那就是你们的孙子,他们离不开你们。”
杨老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孩子只怕要醒了,我们进去吧。晚上晚些时候回去,让你师母多高兴高兴。”
正说着,屋里传出了孩子的哭声。
苏晓他们急忙就过去了。
晚饭后,童刚过来接人,两位老人一脸的不舍。但不管舍与不舍,他们终归是要回去的。
“记得多回来看看。”杨老朝她喊。
“师父师母,我记得呢,我会经常带着孩子过来看你们的。”
在车上,苏晓提起了杨老孩子的事情,童刚说:“怪不得,当年老爷子会被下放到乡下,只怕除了他中医的身份突然上,可能也跟他儿子的事情有关。”
是啊,当年运动那么紧张,大革命的事根本不会让人有半点瑕疵,一旦有污渍,就会被审问。
当年老爷子吃了这等苦,何尝没有可能因为他儿子的事情。
“老爷子说的对,我们不能溺爱孩子。”
“我当然知道这事的重要性,不过你妈那里,只怕会真的宠爱孩子,到时候我们得要看着点。”
童刚张了张嘴,想到了胡团长的德性,又把到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因为苏晓说的也没有错。
他看了一眼熟睡中的两个孩子,“慢慢来吧。”
大米小米长得很快,一天比一天变样,一个月又是一个大变样。
每隔一个月,苏晓都会去杨家找杨老,然后给孩子出血,松皮。
这种出血排毒法,效果是明显的。
孩子长得很快,比同龄孩子长得还要快。
只三个月的两孩子,比人家四五个月的孩子看着都壮实。
杨老放下了针刀,对苏晓说:“孩子现在身上的湿毒和毒血,也差不多排尽了,再这样下针几次,就可以不用这么密集了。”
对于这种排毒法,苏晓是最受益的一个,她问:“师父,如何能够看得出来,一个新生儿身上有没有这种内毒”
“其实很简单,十个新生儿有九个有这种内毒,这不是足不足月的问题。而且,孩子有内毒,毒少,那么皮紧的程度会少点,孩子难受的程度也会少。如果毒多,那么孩子长不大是一个问题,或是长得缓慢,而且也易躁,也容易哭闹。”
苏晓一一记在心里。
“其实就是成人,也有类似于皮紧有内毒的情况。比如发痧,比如体质差,比如体虚,等等,只是孩子的情况和大人稍微有点点不同而已,而且孩子体弱,更容易因为这些而得其他的病症。这些,靠理论是没有用的,得慢慢的实践。只有实践才能真正的成长。下次,下刀由你亲自来。”
苏晓说:“师父,我怕我下不了刀。”
“作为一名医生,怎么能被这种主观因此而影响你的判断和诊治。就从大米小米入手。”
苏晓犹豫了好久,才说:“好,师父,我都听你的。”
“其实孩子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下刀,你看他们已经不再哭了,而且还很欢喜。那是因为下刀之后,身子就会舒服,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哭了。下次你动手的时候,肯定能过心理这一关。”
第141章 平平淡淡就是福
杨老说的话, 苏晓自然都记在了心里。
对于孩子的内毒一事, 她也知道这只是中医的讲究,但是孩子自从下针和下刀之后, 确实一天天的强健起来。
每隔一个月的去毒之疗,最后终于落到了她的身上, 那是对她的考验,也是她在中医事业上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
这个时候, 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大米小米已经五个月大了。
孩子的长大,自然也不是像刚出生那样, 懵懂, 其实他们虽然小, 但是也已经渐渐开始懂了,而且这两孩子聪明。
大米活泼, 小米文静, 正好是两种不同性格的孩子。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这是一种乐趣。当孩子第一次抬头,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笑,那都让大人开心,也会把这许多的第一次都记在心里, 也记在笔记上。
五个月的孩子, 已经在慢慢地学习着外界,外界的变化, 对他们的适应是最敏感的。
所以,如果是她亲手下刀,那么孩子的一举一动,也会牵动着她的手,会让她有所失败。但是只要挺过心理的这一倒关,那么也就说明,以后她再也不会怕,也就代表着她的实践可以更进一步了。
“你现在首先要克制的就是,心理这一关。我知道孩子是你心里的心头肉,但是他们更是你的病人,你要扫除一切杂念,才能做到心中沉稳无波。做医生这一职,你还是没有真正过关啊。”
苏晓张了张嘴,最后说:“师父说的极是。作为母亲,我还是没法挺这一关,我这就为下刀诊治。”
杨老点点头,满意地说:“这就对了,为了以免你心里过不去这个坎,慢慢适应,所以下针我来,你只要动刀就行。你做过西医,动刀是你的强项,应该是不会出岔子的。”
最先来的是大米,这孩子不怕疼,胆子又大,下刀的时候,现在已经不会再哭,也好给她一个适应的过程。
她深吸一口气,顿时又化身为了那个冷静持着的苏医生。
银刀拿在她手上,一刀刀,飞快地下在大米的身上。
大米只是皱了皱眉头,倒也没有再哭半声。
他向来就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哪怕再疼,他都没有哭,何况现在已经不是那么疼了。苏晓下刀速度之快,就如同被蚂蚁咬了一下那样,所以还没等到孩子感觉到疼,刀已经下到了另一个穴位。
经过第一刀的下去,苏晓的心已经沉静了下来,在她的眼里,面前的不只是她的儿子,还是她的病人,所以她已经挺过心理的第一关,之后下刀已经稳得很,自然也就不会出岔子。
杨老在旁边看在眼里,连连点头。
他从来就没有看错,苏晓做事情,在其他事情上他不好判断,但是在医学上的钻研,向来都是果断的很。这也是他将孩子交给她来动手的原因。
每一任的病情,都需要亲手执行,实践对于学医来说,至关重要。中医更甚,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只会一知半解。
他教了她那么多年的中医,理论知识她觉得已经差不多了,那么从现在开始,也就是实践了。
所以,他才让她动手,而且对着自己的亲儿子下刀,那是需要勇气还有绝对的心理素质的。这也是他让她这么做的原因。
大米还是个孩子,但是他异常能忍疼,这一点让杨老喜欢得不得了。
苏晓落下最后一刀,给大米又挤了一些毒血之后,这才放下刀。
她在心里呼出了一口气,只觉得浑身都出了一身的冷汗。
“大米果然是个勇敢的孩子,你看,连哼都不哼一声,这样的孩子,我喜欢。”杨老抱着大米,在那夸着。
大米黑溜溜的眼睛转着,连眉头都没皱上一下,甚至还朝着杨老露出了一个笑容。
“你休息一下,等给小米下刀。连下针也你来吧。”杨老说了一句。
苏晓松了一口气。她确实也担心,如果马上就对小米下刀,她怕自己不能马上就进入状态。如果不能马上进入状态,那么势必会失败。失败事小,万一伤了孩子,她的心会痛。
休息一阵,让她先缓过这一阵,之后她就能冷静地处理这事了。
“小米爱哭,你在下针下刀的时候,一定要切记不能手软,也不能手抖。和刚才一样,快速有效,那才是真正的一名医生该做的事情。
苏晓深吸了一口气,“师父,我能行,不会被小米的哭声所干扰。”
杨老说:“希望你能做到这一点。开始吧。”
小米被抱过来的时候,他已经醒了,正睁着眼睛看着杨老和苏晓,口水流了一地。
苏晓沉吟了一会儿,拿起银针银刀开始消毒,沉稳地迎接接下来的事情。
拿起了银针,她先开始了为小米进行的下针之法。
在她第一针下去的时候,小米皱起了眉头和小脸,但并没有哭。
小米从第一次治疗开始,每次在下针的时候就会大哭一场。到最后,下针的时候基础上已经不哭,但是每次下刀的时候,必然会大哭。这个时候作为亲娘,自然也就会耽搁。
下了第一针之后,后面的下针手法自然是快捷。
杨老看着,更加地满意起来。
此时,苏晓下的银针已经全部下完。她已经在开始给孩子下刀子了。
一刀刀地被下在了小米的娇嫩的身子上,又被他身上的病症着急。
当这一刀刀下去的时候,哪怕苏晓的手法再快,那也是孩子自己排斥。
哭声很向,任谁听了会都是心生不舍,心疼不已,更别说口口说没有半点关系。
当最后一刀。落下她终于能够再前进一步了,在中医的事业上,终于能够往前挺一步。
小米哭得伤心,苏晓放下刀之后,终于做完最后一步了。
“宝宝 不乖,我们以后再也不下刀子了,你可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苏苏。”
“当年如果我在他身边,我一定会好好地教育,但是他已经长大了贮了性子。其实我自己的儿子,虽然我常年不在家,他的性子我又怎么会不知道,他怎么可能会去做汉奸。但是他天真,从小娇惯着长大,缺少这人世间该有的警惕。”
“他被人利用,最后丧命。从那之后,你师母伤心过度,我俩再没有孩子。”
苏晓的心被震撼了。
她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师父在心里藏了这么大一件事情,怪不得看到小米这样娇贵的时候,他会找了自己,跟自己提了教育孩子的事情。
“丫头啊,我是真把你当新闺女一样看待。我没有孩子,徒弟就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和刚子两个生了双胞胎,心里肯定高兴。我只是不想当年这样的事情再重现,溺爱孩子要不得。”
“师父请放心,我不会溺爱的,我也知道孩子需要从小磨练。”
杨老又说:“你能不溺爱,但是你能保证你的婆婆不溺爱”
苏晓哑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因为他说的没有错,她能不溺爱孩子,但是她的婆婆呢
她的婆婆做事情,她真无法保证。现在就那么的爱着孩子,谁知道将来会怎样。
“师父,我知道怎么做了,我会管好孩子。”
杨老说:“我也知道,你自有分寸,我只是提个醒而已。等孩子满了周岁后,带到我这吧,我决定让他们练武,磨练摔打他们。”
苏晓沉默不语。
“怎么,你不愿意或是心疼”
“没有的,师父。其实你不说,我也打算在孩子满了三岁之后,就让童刚给他们军训,锻炼他们的意志。”
杨老听了,脸色好了许多,叹了一声:“今天有关我孩子的事,你不要让你师母知道。我怕再勾起她的伤心,毕竟这事是她心里的一道坎,我真怕她再次构想起往事,过不去坎啊。以后多带孩子回来看看,你师母喜欢孩子,让她也高兴高兴。”
苏晓连连点头。
她也知道师母很喜欢孩子。大米小米出生的时候,师母高兴的表情做不了假。这次她带着孩子过来的时候,师母的高兴露于表面,当时就抱着孩子去玩了。后来要不是师父要给孩子下针,或许现在还逗着呢。
“师父,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大米小米那就是你们的孙子,他们离不开你们。”
杨老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孩子只怕要醒了,我们进去吧。晚上晚些时候回去,让你师母多高兴高兴。”
正说着,屋里传出了孩子的哭声。
苏晓他们急忙就过去了。
晚饭后,童刚过来接人,两位老人一脸的不舍。但不管舍与不舍,他们终归是要回去的。
“记得多回来看看。”杨老朝她喊。
“师父师母,我记得呢,我会经常带着孩子过来看你们的。”
在车上,苏晓提起了杨老孩子的事情,童刚说:“怪不得,当年老爷子会被下放到乡下,只怕除了他中医的身份突然上,可能也跟他儿子的事情有关。”
是啊,当年运动那么紧张,大革命的事根本不会让人有半点瑕疵,一旦有污渍,就会被审问。
当年老爷子吃了这等苦,何尝没有可能因为他儿子的事情。
“老爷子说的对,我们不能溺爱孩子。”
“我当然知道这事的重要性,不过你妈那里,只怕会真的宠爱孩子,到时候我们得要看着点。”
童刚张了张嘴,想到了胡团长的德性,又把到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因为苏晓说的也没有错。
他看了一眼熟睡中的两个孩子,“慢慢来吧。”
大米小米长得很快,一天比一天变样,一个月又是一个大变样。
每隔一个月,苏晓都会去杨家找杨老,然后给孩子出血,松皮。
这种出血排毒法,效果是明显的。
孩子长得很快,比同龄孩子长得还要快。
只三个月的两孩子,比人家四五个月的孩子看着都壮实。
杨老放下了针刀,对苏晓说:“孩子现在身上的湿毒和毒血,也差不多排尽了,再这样下针几次,就可以不用这么密集了。”
对于这种排毒法,苏晓是最受益的一个,她问:“师父,如何能够看得出来,一个新生儿身上有没有这种内毒”
“其实很简单,十个新生儿有九个有这种内毒,这不是足不足月的问题。而且,孩子有内毒,毒少,那么皮紧的程度会少点,孩子难受的程度也会少。如果毒多,那么孩子长不大是一个问题,或是长得缓慢,而且也易躁,也容易哭闹。”
苏晓一一记在心里。
“其实就是成人,也有类似于皮紧有内毒的情况。比如发痧,比如体质差,比如体虚,等等,只是孩子的情况和大人稍微有点点不同而已,而且孩子体弱,更容易因为这些而得其他的病症。这些,靠理论是没有用的,得慢慢的实践。只有实践才能真正的成长。下次,下刀由你亲自来。”
苏晓说:“师父,我怕我下不了刀。”
“作为一名医生,怎么能被这种主观因此而影响你的判断和诊治。就从大米小米入手。”
苏晓犹豫了好久,才说:“好,师父,我都听你的。”
“其实孩子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下刀,你看他们已经不再哭了,而且还很欢喜。那是因为下刀之后,身子就会舒服,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哭了。下次你动手的时候,肯定能过心理这一关。”
第141章 平平淡淡就是福
杨老说的话, 苏晓自然都记在了心里。
对于孩子的内毒一事, 她也知道这只是中医的讲究,但是孩子自从下针和下刀之后, 确实一天天的强健起来。
每隔一个月的去毒之疗,最后终于落到了她的身上, 那是对她的考验,也是她在中医事业上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
这个时候, 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大米小米已经五个月大了。
孩子的长大,自然也不是像刚出生那样, 懵懂, 其实他们虽然小, 但是也已经渐渐开始懂了,而且这两孩子聪明。
大米活泼, 小米文静, 正好是两种不同性格的孩子。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这是一种乐趣。当孩子第一次抬头,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笑,那都让大人开心,也会把这许多的第一次都记在心里, 也记在笔记上。
五个月的孩子, 已经在慢慢地学习着外界,外界的变化, 对他们的适应是最敏感的。
所以,如果是她亲手下刀,那么孩子的一举一动,也会牵动着她的手,会让她有所失败。但是只要挺过心理的这一倒关,那么也就说明,以后她再也不会怕,也就代表着她的实践可以更进一步了。
“你现在首先要克制的就是,心理这一关。我知道孩子是你心里的心头肉,但是他们更是你的病人,你要扫除一切杂念,才能做到心中沉稳无波。做医生这一职,你还是没有真正过关啊。”
苏晓张了张嘴,最后说:“师父说的极是。作为母亲,我还是没法挺这一关,我这就为下刀诊治。”
杨老点点头,满意地说:“这就对了,为了以免你心里过不去这个坎,慢慢适应,所以下针我来,你只要动刀就行。你做过西医,动刀是你的强项,应该是不会出岔子的。”
最先来的是大米,这孩子不怕疼,胆子又大,下刀的时候,现在已经不会再哭,也好给她一个适应的过程。
她深吸一口气,顿时又化身为了那个冷静持着的苏医生。
银刀拿在她手上,一刀刀,飞快地下在大米的身上。
大米只是皱了皱眉头,倒也没有再哭半声。
他向来就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哪怕再疼,他都没有哭,何况现在已经不是那么疼了。苏晓下刀速度之快,就如同被蚂蚁咬了一下那样,所以还没等到孩子感觉到疼,刀已经下到了另一个穴位。
经过第一刀的下去,苏晓的心已经沉静了下来,在她的眼里,面前的不只是她的儿子,还是她的病人,所以她已经挺过心理的第一关,之后下刀已经稳得很,自然也就不会出岔子。
杨老在旁边看在眼里,连连点头。
他从来就没有看错,苏晓做事情,在其他事情上他不好判断,但是在医学上的钻研,向来都是果断的很。这也是他将孩子交给她来动手的原因。
每一任的病情,都需要亲手执行,实践对于学医来说,至关重要。中医更甚,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只会一知半解。
他教了她那么多年的中医,理论知识她觉得已经差不多了,那么从现在开始,也就是实践了。
所以,他才让她动手,而且对着自己的亲儿子下刀,那是需要勇气还有绝对的心理素质的。这也是他让她这么做的原因。
大米还是个孩子,但是他异常能忍疼,这一点让杨老喜欢得不得了。
苏晓落下最后一刀,给大米又挤了一些毒血之后,这才放下刀。
她在心里呼出了一口气,只觉得浑身都出了一身的冷汗。
“大米果然是个勇敢的孩子,你看,连哼都不哼一声,这样的孩子,我喜欢。”杨老抱着大米,在那夸着。
大米黑溜溜的眼睛转着,连眉头都没皱上一下,甚至还朝着杨老露出了一个笑容。
“你休息一下,等给小米下刀。连下针也你来吧。”杨老说了一句。
苏晓松了一口气。她确实也担心,如果马上就对小米下刀,她怕自己不能马上就进入状态。如果不能马上进入状态,那么势必会失败。失败事小,万一伤了孩子,她的心会痛。
休息一阵,让她先缓过这一阵,之后她就能冷静地处理这事了。
“小米爱哭,你在下针下刀的时候,一定要切记不能手软,也不能手抖。和刚才一样,快速有效,那才是真正的一名医生该做的事情。
苏晓深吸了一口气,“师父,我能行,不会被小米的哭声所干扰。”
杨老说:“希望你能做到这一点。开始吧。”
小米被抱过来的时候,他已经醒了,正睁着眼睛看着杨老和苏晓,口水流了一地。
苏晓沉吟了一会儿,拿起银针银刀开始消毒,沉稳地迎接接下来的事情。
拿起了银针,她先开始了为小米进行的下针之法。
在她第一针下去的时候,小米皱起了眉头和小脸,但并没有哭。
小米从第一次治疗开始,每次在下针的时候就会大哭一场。到最后,下针的时候基础上已经不哭,但是每次下刀的时候,必然会大哭。这个时候作为亲娘,自然也就会耽搁。
下了第一针之后,后面的下针手法自然是快捷。
杨老看着,更加地满意起来。
此时,苏晓下的银针已经全部下完。她已经在开始给孩子下刀子了。
一刀刀地被下在了小米的娇嫩的身子上,又被他身上的病症着急。
当这一刀刀下去的时候,哪怕苏晓的手法再快,那也是孩子自己排斥。
哭声很向,任谁听了会都是心生不舍,心疼不已,更别说口口说没有半点关系。
当最后一刀。落下她终于能够再前进一步了,在中医的事业上,终于能够往前挺一步。
小米哭得伤心,苏晓放下刀之后,终于做完最后一步了。
“宝宝 不乖,我们以后再也不下刀子了,你可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