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_分卷阅读_56
  到了盛京之后,跟京城这边比起来,条件确实有几分恶劣,冬天天气冷,而且哪怕是盛京城内,也都不能算是特别热闹。
  但两口子在盛京应试过的乐不思蜀,要不是当年皇阿玛下圣旨召回,可能都还不想着回来呢。
  那大概是在外人看来最失意的时候了,之后的胤祯顺风顺水,从郡王到亲王,从皇上的亲儿子到皇上的亲弟弟,从闲散人员到九门提督。
  福晋帮他良多,手底下的那些小兵们,哪个没有用过亲王府的冰块,哪个没有喝过亲王府的热汤。
  胤祯本人,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不会去烟花之地一掷千金,也不会耗费财银去收集古董字画,但光是通身的打扮,挂在腰间一块小小的玉佩,都会让识货之人惊诧。
  勤亲王府的吃穿用度,早就已经超过了内务府提供的标准,跟曹李两家比起来,还真不能分得出来上下,两者奢侈的地方毕竟不一样。
  勤亲王府,虽然四季府中都鲜花不断,而且皆为精品,家具摆件就更不必说了,但是在吃食方面,虽然金贵,但并不会浪费,不会费那么多只鸡去炖一道茄子,每顿的膳食也不会点太多,尽量不要剩下。
  手头上的差事都已经做顺了,京城这两年的治安都比以前好了,谁让手下人都尤为的尽心尽力呢,尤其是洪石,自从调到他手下来当差之后,基本上是相当于又多了一个副手,左有弘晖,右有洪石,小日子过得甭提有多自在了。
  要不然他也不能有时间,一趟一趟的去宫里头找自家儿子和额娘。
  儿子在上书房还得再有几年才能结业,苏日里根本就不能耽误,但是额娘就不一样了。
  四哥登基的日子久了,留在宫里头的太妃们也慢慢想明白了,心态平和了,不会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折腾,这毕竟已经不是先帝的后宫了。
  没儿子的,折腾多了晚年不好过,有儿子的就更舍不得折腾了,没瞧见为了把额娘接出去抚养,这些太妃们的儿子可努力着呢。
  胤祯也想把额娘接出来小住一段时间,虽然额娘已是太后了,可毕竟不是四哥一个人的额娘,而且宫里头现在就算是没有额娘帮衬着,四嫂一个人也能应付。
  胤祯做事情还是挺讲究的,这事儿本身是没有先例的,他没有提前去问额娘,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写折子递给四哥,而是在跟福晋商量过后,直接去找四哥说的。
  九哥、十三哥,还有几位议政大臣都走后,胤祯在议政殿里磨磨蹭蹭,就是坐着不肯走。
  四爷见怪不怪,“今儿想吃什么茶点,让御膳房多准备几份上来,你给几个小家伙也带着。”
  弘易的口味随了他们哥俩,弘暲和弘暄据说是时常在弘易那里用膳,点心总不能只带一个孩子的份儿吧。
  他就没见过十四弟这么宠孩子的,隔三差五就要亲自去找一趟,陪着用一!一顿膳才可。
  胤祯没拒绝,熟练的点了几道茶点,顺便让人上一壶酸梅汤,天气略有几分热了,奶茶什么的已经喝不下去了,他连奶糖都戒了。
  福晋手底下的人可以说是把奶糖做出花样来了,不过这东西大人很容易吃腻,就算他嗜甜,也是如此,也就小孩子可能一直不会腻歪。
  “五姐都跑到江南玩那么久了,可见这些年是在京城闷的久了,尤其是到今年的时候,没出嫁之前是在紫禁城,出嫁了之后又一直闷在公主府里头,应当是早就想出去玩了,额娘自康熙十四年入宫,这可都过去四十年了,是不是也让额娘挪挪地方?”
  四爷应当是不知道十四弟说话换了风格,所以压根就没能解其意。
  “近来天气是有些热了,不光额娘觉得闷热,朕也觉得这紫禁城里热了些,不如过几日就去圆明园?”
  好吧,这铺垫并不是很成功,胤祯还是决定跟往常一样说话直爽些。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把额娘接到我府里头住一段时间,夏日避暑的话,也去我那边的庄子上,四哥也知道,我那边人少,规矩也少,闲暇的时候,也可以带着额娘换上常服四处转转,这事儿我还没问额娘呢,就想着先来跟四哥商量商量。”
  四爷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原来是想把额娘接出去,这也值当的十四弟说话还拐个弯儿
  “行啊,弘晖在你那儿住着,现在额娘又要接到你那边去了,什么时候朕也过去住段时间。”
  四哥这两年是真的很喜欢跟他开玩笑,大抵是人比之前轻松了的缘故吧,也可能是他成熟了的缘故,四哥不再把他当成跟弘晖一辈儿的人了,所以才不再像之前那么严肃。
  “四哥想来就来,反正地方大的很,住多久都成。”
  兄弟俩这边都商量好了,用过茶点,胤祯又等着自家四哥看了几封奏折,卡着弘易放学的点儿去的阿哥所,带过去的点心给了弘暲和弘暄。
  弘易则是跟着四伯和阿玛一块去了宁寿宫。
  马上就到晚膳时间了,宁寿宫还热闹的很,太后正在跟几个宫女嬷嬷一块!块打叶子牌,只玩牌,不打钱,也是挺会给自己找乐呵的。
  瞧见两个儿子和孙子进来了,太后直接散了牌局,也是快六十岁的老人家了,这几年日子又过得舒服,是以,跟之前比起来,现在微微有些发福。
  直筒的旗装,如果不是很胖,基本上是看不出来身材变化的,太后之所以能让人看得出来发福,是因为脸上长肉了,看起来是一个有些富态的老太太。
  胤祯还记得他当年刚来的时候,额娘还是一个有几分清瘦的女子,虽然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大龄了,而且当时也已经做了祖母,但因为保养得好,也仍旧称得上是美人。
  太后现在最疼的可不是胤祯了,是两个大孙子,一个弘晖,一个弘易。
  四爷当然还有别的儿子,几个孩子的额娘也喜欢把孩子带到太后身边来,只是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太后跟弘晖那可是多年的祖孙之情了,当年皇上还是贝勒的时候,弘晖在宫中读书,就没少受了太后照应。
  人都是比较念旧情的,尤其是老了的人,太后跟弘晖亲近,所以再看老四其他几个庶子的时候,就不太想亲近了,一把年纪的人了,何必再让自己以后左右为难呢。
  太皇太后一辈子都不争不抢,看上去什么权柄也没碰过,可为人处事的哲学,却很是让太后向往。
  好在,这爷三个口味是一样的,按照小孙子的口味点的,也必然符合老四和十四的口味,要是弘晖也在,菜单上的菜就得换下来一部分了。
  太后毕竟是年纪大了,牙口不好,而且口味比之前稍微重些,平日里吃的东西也都比较软糯,她喜欢吃的东西,孩子们可能吃不惯。
  四爷也好,胤祯也好,弘易也好,要么说是一家人呢,一样的自信,都觉得这一桌子很是合口味的膳食,是太后特意为自己点的,仿佛都已经选择性的遗忘了,三个人口味相仿这事儿。
  本来心情就不错,用膳的时候心情就更好了,也不再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唠了几句家常后,便直接道明了来意。
  第76章 一更
  “十四弟想接您出去小住一段时间,额娘在宫里头大半辈子,如今也没什么可顾忌的了,我们几个孩子,您想去谁那儿住,就去谁那住,等温宪回来了,就是去公主府小住也都随您,额娘要是不想出去住,那咱们就还在宁寿宫,天气热,过几日咱们就都搬到园子里去了,全由额娘选择,朕没什么意见。”
  反正他们兄弟姐妹三个,额娘住哪儿都是一样的,朝臣们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功夫管这些事儿,就算是想管,那也是管不了的。
  大晚上的,即便是高兴,太后也不会吃很多,人老了肠胃不好,晚膳基本上都只用一碗汤羹,今儿也不例外,为了配合大家的用膳时间,这一碗汤羹她已经喝得很慢了。
  “也行,就先去十四那边小住一段时间吧,哀家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明儿就能去,不过哀家明日得先见一见皇后,知会过皇后,哀家才好搬出去,等天气凉快了再回来。”
  太后一点儿都不跟老四客套,她们母子二人已经过去相互客套的时候了,毕竟是患难与共过,又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十四的影响,说话也比过往干脆了。
  正好她也不想见那两三个宫里的新人,瞧着不像是有心眼儿的,就连选择抱大腿都是跑到她的宁寿宫来。
  她一个老太太,自从做了太后,学习的榜样一直都是太皇太后,压根就不想管这后宫里的事儿,没想做谁的保护伞,更不会给老四拉桥牵线。
  四爷一听这话就满意了,额娘的意思就是去十四那边避个暑,天气一凉快还是要回来的。
  十四也满意,额娘毕竟是太后,能接过去待一整个夏天,就算是不错的,像额娘的生辰、万寿节、中秋节,还有过年前后,作为一国之太后,那是必须要在宫里头的。
  弘易的表情也比之前变得更轻快了,唇角不自觉的勾起,阿玛最大的本事就是很容易让人卸下心防,让人给予信任,阿玛自己也从未辜负这样的信任。
  第二天清晨,得到消息的皇后就跑到宁寿宫去了,婆媳俩这几年相处得不错,但对于太后短!短暂的搬离,皇后嘴里说着不舍,但心里边还是有些兴奋的。
  太后现在基本上已经不管事儿了,但是太后本人的存在,对于那些太妃本身就是一种震慑,她也想看看,在太后离宫之后,自己能不能管理好这一整个后宫。
  行李早就已经收拾好了,不过是些衣服,只装了一辆马车,对于十四两口子,她是绝对放心的,一个贴心细致,一个财大气粗,关键对她都大方的很,也就没必要带那么多东西去了,往回搬还麻烦。
  太后是中午被皇上和皇后亲自送出去的,一直送到勤亲王府,胤祯是下了朝之后,跟皇兄一块到的宁寿宫,本想着是直接把额娘接过去的。
  哪成想四哥四嫂来了一出‘十八里相送’,直接跟到他府上来了,连午膳都要在这儿用。
  也行吧,胤祯两口子,四爷一家三口,再加上太后,六个人没少聚在一块儿用膳,但在勤亲王府还是头一次。
  只缺了一个还在上书房读书的弘易,没结业的孩子苦,除非生病,否则基本上不可能从上书房请假。
  太后的院落整整布置了一个多月,里面有移栽过来的芍药花,布置的风格也都是随了太后的喜好,卧房还挂了胤祯新画的全家福。
  太后能穿的常服也备了不少,胤祯打定主意要带额娘出去逛逛了,京城治安良好,他又是掌管京城治安的九门提督,有信心保证额娘的安全,想逛什么街市都可以,想出城去看看五姐筹建的育婴院也行。
  太后舒舒服服地躺在躺椅上,小亭子四面透风,离着湖泊又很近,以至于吹来的风都很是凉爽,长长的头发被简单的挽起,只绑了几根布条,连根木簪子都没有,脸上什么妆也没上,那叫一个轻松自在。
  “这么热的天就不出去了,在府里呆着就挺好的,等赶上阴天的时候,哀家倒是想去爬爬山,最好是那种无名的野山,来回没什么人,没有什么人工雕琢过的痕迹,全然都是上天赋予的野趣。”
  太后眼睛都没睁开,慢悠悠的说着,温宪写给她的信里,提到了不少在江!江南的经历,不过她不想去逛街市,不想游船泛舟,更不想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寻找什么乐趣,倒是那无名的野山,让她很是向往。
  胤祯光是听着遣词造句,就知道额娘应当是从五姐的书信上看来的,无名的野山太好找了。
  福晋有一处庄子就紧挨着一处野山,庄子里面没什么稀奇的,面积不大不小,没有温泉,也没有什么独特的东西,福晋之所以把这处庄子买下来,是因为她把那处野山也买了,方便进去练习骑射。
  不过那野山上也没什么猛兽,只是一些兔子、山鸡、野鹿,没什么杀伤性,单纯上去爬山也是可以的,而且无名野山,又是私人之地,确实也瞧不见旁人的踪影。
  不过,怡郡王福晋并不常来这儿,毕竟是身怀有孕之人,不会经常出门,偶尔才会过来一趟,不如其他几个福晋来得频繁。
  不过不管是自己的亲儿媳,还是名义上的儿媳,都不如老伙计也更能聊得来,毕竟是两代人,人家凑一块能聊聊圈子里的事儿,聊一聊生意场上的事儿,聊一聊育儿经。
  她跟宜太妃凑到一块儿聊不了这些东西,那都是过去喜欢聊的了,现在凑到一块儿聊的基本上都是养生,什么时间睡觉更好,什么时间起床更好,吃什么东西更好,交流一些养生的法子和膳食方子。
  宜太妃还教了她一套养生的太极拳,每日傍晚,天气不太热的时候,她们俩就在后花园打太极拳。
  得,人家俩老姐妹轻松自在,当儿子儿媳的也都愿意成全。
  勤亲王府占地面积大,虽然相较于其他的亲王府而言,院落建的应当是比较少,但住的人也比人家少太多了!了。
  一个侧福晋、格格、侍妾都没有,连孩子也就只有可怜巴巴的一个,若是加上还住在亲王府的弘晖,那也就两个而已。
  所以在太后和宜太妃住进来之后,想着孝顺额娘的九贝勒,也跟着住了过来,就住在前院,跟弘晖的院子紧挨着。
  宜太妃在恒亲王府住了好几年了,九贝勒也只是时常过去探望,并没有在亲哥哥那里住下过,倒不是他跟五哥感情不好。
  九贝勒是一个人入住的,没带妻儿,唯一带的人就是身边的大太监,还有整整八马车的行李,刚拉进勤亲王府不久,就又得拉到园子里去了。
  皇上搬到圆明园去避暑,公务也都在圆明园处理,在那附近有园子、有宅院的,自然也都得搬过去了。
  九贝勒还是紧跟额娘的步伐,去住到了十四弟的园子里,他也不是头一次住了,里面都有他单独的院子,这下连福晋也能搬过来了。
  本来老九跟老十,一直都是比亲兄弟感情还好的兄弟,在接额娘回宫这事儿上,两个人也是难兄难弟。
  眼看着自家九哥已经能跟额娘住到一块儿去了,虽说不是住在自己府上,而是住在十四家里头,但那又有什么区别,额娘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老十实在是羡慕的很,不光他羡慕,福晋也跟着羡慕。
  老十父母双亡,福晋虽然父母都健在,但毕竟是蒙古的郡王和郡王福晋,没有皇上下旨,是不能进京的,就是进了京,那也呆不长,部族还那么多事儿呢,不能离开太久。
  两口子一合计,就对搬到圆明园避暑的太皇太后‘动了心思’,这位也是长辈,老十的祖母,跟福晋那也是从同一片草原上出来的,也有些七拐八拐的亲戚关系。
  第77章 二更
  兄弟多了,什么样的都有,四爷着实无力吐槽,早在老十敲锣打鼓往户部送铜板的时候,他对老十的容忍性就已经很高了。
  正儿八经的上折子,想要把太皇太后接到府上小住一段时间,倒也不是什么荒谬之事,虽然从未有人这么做过,但好歹也是出于孝心。
  更何况太皇太后自己都同意了,七十五岁的老人家,别说是历朝历代的太后了,就是放眼整个天下,那也已经是极为长寿的老人家了。
  虽说老人家身子骨不错,但古稀之年,谁都不晓得太皇太后还有几年可活,老人家的心愿,自然要尽力满足。
  更何况老十虽然做事唬了些,但却是粗中有细之人,不会拿太皇太后的安危开玩笑。
  四爷这边刚批了折子,那边老十两口子就屁颠屁颠的把太皇太后接回自己庄子里了。
  十福晋腰包早就已经鼓起来了,十个老十加起来也比不得她有钱,从草原上从小长到大的她,来到京城之后自然是怀念那一片大草原的。
  所以也特意买了处庄子,人家都是种地、种菜、种花,她不,她用来养草皮,草皮用来放牧,牛羊和马匹都有,虽说是小了点儿吧,但就像是小型的草原,很有那个味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