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重生] 第128节
此事不能一蹴而就,但双方经过短暂的交谈后,都明确了彼此的意向。
北昭的官员摩拳擦掌,无不想重现当初汝南的辉煌。倒是一直旁听的李凤岐出言道:“如今两国重结友好,为表诚意,当年贺家的案子,朕已经命大理寺着手调查,不久之后,便能还贺家一个公道。”
当年贺家嫡支三十余口人,被扣上了勾结南越的罪名,一夕之间尽数覆灭,如今两国重结邦交,总要给贺兰鸢一个交代。
几个老臣瞥了贺兰鸢一眼,想说什么,却又顾忌着没有开口。
在他们看来,当年贺兰鸢与南越皇子私定终身,贺家这个通敌叛国的罪名不算冤。
但如今两国重结友好,贺氏满门的血案横在中间,也确实是个问题。若是解决的不好,别说通商了,恐怕还会有一场恶战,这是谁也不愿见到的局面。想明白的朝臣都闭紧了嘴,静观其变。
倒是贺兰鸢笑了笑:“陛下有心了,此事我本想押后再议,不过既然现在提起了,便一道说了罢。有些事情,总闷着捂着,反倒容易发烂发臭。”
她娓娓将当年的事情道来:“当年我尚且年幼,背着父兄偷偷去南越游玩,意外结识了四处游学的先王赫连煦。彼时我与他互不知晓对方的身份,却在结伴游玩的过程中生出了情愫。后经过几次患难与共,我们私下定了终身。此事连我父兄都不知晓,唯一知情的人,乃是当时与我情同兄妹的齐国公叶知礼。”
“我与他年少相识,将他当做兄长,无话不谈。但他却因求而不得,转头将此事告知了成宗皇帝,诬告我贺氏满门通敌叛国。”贺兰鸢似笑非笑地扫过乔海仁为首的几个老臣:“几位老大人也当知道,当年汝南通商时的繁盛,也更当知道当年国库正空虚,无银可用。”
“成宗皇帝看中了贺家的家底,于是顺势捏造了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若说通敌,我确实与赫连煦定了终身,当时若要问罪,我无话可说。但若说我贺氏满门叛国,却是成宗皇帝捏造罪名,陷害忠良!”
她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恰够席上的官员听见。
不知何时开始,弦乐声已经停了,舞娘也退了下去,只剩下满殿静谧。
有经历过三朝的老臣压抑着怒气道:“如今旧人作古,自然是贺太后想如何说便如何说!”
贺兰鸢倒是不生气,看向乔海仁:“乔大人也是经了三朝的老臣,当知道当时的国库情形吧?贺家抄家之后,那一直未能完工的西水行宫,是不是很快就落成了?若不是我贺家倒了,哪来的钱修行宫?”
“……是。”乔海仁年纪虽大了,却还没糊涂,被她一提醒,也想了起来。当初查抄了贺家之后,国库确实充盈了起来,
贺兰鸢轻蔑一笑,又道:“当年齐国公府日渐颓败,叶知礼虽中了个状元,却只领着个不轻不重的差事。但贺家被定罪之后,他是不是立即得了成宗皇帝重用,一路青云直上,官至中书令?”
这时其他官员也不吱声了,只有乔海仁又点头:“是。”
这些旧事串联起来,稍微经历过成宗皇帝时期的老臣便都想明白了。
当年两国通商,汝南发展十分繁盛,贺家更是一跃成为上京第一世家,说其富可敌国亦不为过。而当时国库却正陷入无银可用的危机当中。成宗皇帝是守成之主,他励精图治,待民宽和。但那几年里天灾不断,赋税一免再免,国库只进不出,即便有汝南的赋税,也不够填这个大窟窿。到了最后,后宫一再缩减用度,成宗皇帝早年兴建的西水行宫也不得不停工搁置。
若说成宗皇帝瞧上了贺家的富有,他们是信的。
可此事就如同先帝弑兄一般,一旦翻案,就是皇室的丑闻。
没人敢多加置喙。
倒是李凤岐半点也不避讳:“叶知礼已押在大理寺刑狱,他的认罪书里确实有一条,他曾向成宗皇帝揭发过太后与先王的私情。”
如此,便是肯定了贺兰鸢的说法。
几个老臣瞧了他一眼,心中不满他如此作为,却碍于他的威势,不敢再出言劝说。
最后李凤岐一锤定音:“太后放心,此事朕必还贺家一个公道。”
贺兰鸢这才颔首,笑了。
“此事只是我来南越的目的之一。”她的目光转向叶云亭,道:“当年我与先王定下终身,本是想回京后向成宗皇帝求个恩典,允赫连煦与我做一对平民夫妻。却不料贺家先出了事,男丁被斩,女眷悬梁。我当年本欲悬梁,却被叶知礼暗中救下,也是在那时,我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说起私定终生未婚先孕,她的神态十分坦然,只是在提起齐国公府的那一段时,刻意模糊了一些,只说当年还不知叶知礼的真面目,暂时在国公府藏身,生下了孩子。
“后来我发现叶知礼图谋不轨,准备暗中离开,却无法带走刚生下的孩子,只能拜托叶知礼的原配王氏替我照顾。”
她刻意模糊了中间那一段不堪的旧事,否则这些人必定会拿叶云亭的身世来做文章。
话说七分,故意留下三分,叫这些人自己去揣摩。
但给出的信息已经十分清楚,有脑子转得快的,看着上首的长宁王,悄悄吸了一口气。
也有一时没想明白的,还琢磨着叶知礼的原配可是早早就没了,只留下了一个儿子,没听说她还养了别的孩子啊?
悄声问关系好的同僚,同僚皱眉看他,用气音道:“你是不是傻?王氏只有一个儿子,不就是长宁王?!狸猫换太子没听过?”
于是殿内总会响起极力压低的吸气声。
也有人想要质疑,可扭头看看不动声色的大理寺卿,就觉得这事八成是真的。
有同王且熟悉的官员,是知道王且一直同这个外甥不怎么亲近的。若是他早就知道这不是妹妹的亲儿子,也就说得通了。
一场接风洗尘的宴席,除了最尊贵的那三人,其余人都没怎么吃好。消息一个比一个震撼,疑惑一个赛着一个多,却又不敢贸然讨论,憋得脸都红了。
好不容易等到宴散了,赶紧出殿去深吸一口气。彼此相熟的官员也不需打招呼,对个眼神就约好了离宫后再过府小聚。
今天宫宴上的事,哪一个传出去都要引起震动。他们这些为人臣的,总要揣摩上意,提前做好准备。
宫宴散了,接下来便是家宴。
贺兰鸢收起了过于严肃冷硬的表情,面容柔和下来,温声对叶云亭道:“我方才说这些,不是为了逼你做决定,只是不想再让你与叶知礼扯上任何关系。”
关于叶云亭的身世,她有一百个委婉的法子处理,既可以面子上好看,也就可以照顾到叶云亭。比如以投缘为由,认叶云亭当干儿子。
可她与赫连煦已经忍耐了这么多年,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儿子也如此忍耐。她要认,就要光明正大的将人认回来。
“你可愿意改回姓氏?”贺兰鸢低声道:“你的名字,是我亲自替你取的。”当年叶知礼得知她怀孕后,以为她看在孩子的面上,终于肯认命。所以由着她给孩子取了名。
云者,无拘无束;亭者,人所安定也。
不过是盼着他日后能没有束缚,畅快安稳地过一生。
第143章 冲喜第143天 母子
贺兰鸢提出改姓一事, 也是一时冲动。说完之后便有了悔意,担心叶云亭为难。
她憎恨叶知礼,自然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顶着对方的姓氏。可说完后回过神, 又意识到对于叶云亭来说,叶知礼或许不是个好的养父,可自己也未必就是个好的母亲。
叶云亭对叶知礼没有感情, 对她这个没有养育过他的生母,也未必就有感情。
贸然提出改姓, 倒像是她迫不及待地要将人强行捆绑到自己这边来一般。
她难得露出悔色,又改口道:“我只是随口一提,你若是习惯了,不愿改也就罢了。左右只是个姓氏,不打紧。”
倒是叶云亭注意到她神色间的细微变化, 仔细一想便明白了她的顾虑。
他与贺兰鸢虽然是母子, 却从未相处过, 彼此之间顾虑颇多也是正常。但他愿意先迈出第一步,打破彼此间的生疏。
“改姓不过是最简单的事,我并不反对。”叶云亭思索一番, 温声道:“但母亲对于之后,可有打算?”
更改姓氏不过是一张玉牒的事, 真正的麻烦还在后头。
今日贺兰鸢当众承认了他的身份, 此事传回南越之后, 必定会引起朝野震惊,生出波澜来。
“我自然有了打算,但最后要如何做,还得看你。”贺兰鸢直言道:“这江山是你父亲辛苦挣来的,是我殚精竭虑守住的, 我自然希望由你能继承。但我也知道你自小长在北昭,又与陛下情谊深厚,你若不愿分离,我也不会勉强你。”
叶云亭也确有此意,对他来说,南越太过陌生,自小长大的北昭才是他的故土。他的爱人,他的家都在此处。
“古有武曌称帝,母亲可有考虑过……效仿先人?”
武曌是女子,贺兰鸢也是女子。她们同样都凭着女子之身,在朝堂倾轧中获胜,掌握了一国权柄,武曌可以称帝,那贺兰鸢为何不能称王?
听他此言,贺兰鸢便知道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她目露失望,却还是耐心解释道:“从前也不是无人向我进谏过,但我这些年早就看够了尔虞我诈,不想再身陷其中。当年若不是贺家出事,我本是想求一个恩典,脱离家族,摈弃世家贵族的身份,与赫连煦做一对平民夫妻,纵情山水。”
没有家国之争,没有尔虞我诈,不为权势,不为名利,只做一对平凡普通的夫妻。
可惜天不遂人愿。
贺家蒙冤,赫连身死,只剩下她苦苦守着南越基业,勾心斗角,步步为营。
见叶云亭面露愧色,似乎对拒绝回南越心有歉意,贺兰鸢反而释然地笑起来:“你不必不安,人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牛若不回南越,我再从宗室中挑一个孩子便是。”
她故作轻巧,对其中的艰辛绝口不提。怕叶云亭更加为难。
但叶云亭何其聪慧?他深处北昭朝堂,对南越的局势不说一清二楚,也知道八九。自然明白贺兰鸢的艰辛。
他抿了抿唇,最后只能说:“母亲日后若是有难处,可写信于我。”
贺兰鸢颔首,之后便不再提国事,只与两人喝酒闲谈,说些日常琐事。
*
宫宴之后,宫中朝堂一如既往的平静。但长宁王的离奇身世却是飞快传了出去。
长宁王这一路走来本就颇为传奇,如今忽然又多了一个南越皇子的新身份,坊间的谈资更多,茶余饭后都在讨论此事。
有人说果然齐国公那样的奸佞,是生不出长宁王这样朗月清风的神仙中人的。
也有人试图从那只言片语中还原当年的真相,猜测当年齐国公救了贺太后之后,莫不是想将人关起来当做禁脔。结果心地善良的王夫人识破阴谋,助贺太后逃脱,还好心收养了贺太后的儿子,将之充作亲子养大……
还有人则担忧,长宁王成了贺太后的儿子,以后莫不是要回南越去?
这个猜测一出,前头那些风花雪月的猜测就都被抛到了一边去,百姓们真情实感地跟着担忧起来——长宁王可是司天监断定的辅星。若是长宁王回了南越继承王位,帝星失辅,会不会不稳?
这长宁王的去与留,可是关乎整个北昭的安稳呢!
坊间传闻编的有鼻子有眼,等传了一圈再传到那些世家朝臣的耳中,竟然觉得这猜测也不无道理。
先前天坛祭天之时,长宁王一出现,雷鸣暴雨就歇了,他们明面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回过劲儿后,心里还是觉得多半只是巧合罢了。
可如今试过了长宁王的手段,再得知了对方的身份,多少就有点犯嘀咕了。
这长宁王能不能辅佐帝王先不说,但若是真回了南越继承王位,假以时日,南越必定是北昭大敌!
从这个方面来说,长宁王之于北昭,着实不可或缺。
于是那些四处探听消息的南越使臣,就发现接待自己的朝臣忽然变了个态度。从前只要他们询问长宁王的事情,这些人必定是交口称赞,列举出来的事迹能让说书的说个三天三夜。
可现在再提,对方必定要面露警惕将他们打量一番,接着绷起表情说:“长宁王的事不提也罢,不若我诸位去怡翠楼见见世面。”
南越使臣:……
他们敏锐地察觉了对方的敌意,但却摸不着头脑。
不过很快他们就没时间去理会北昭官员忽然转变的态度了,因为过了数日后,大约是消息终于传到了南越去,那些宗室皇亲和大臣们知晓了太后与先帝竟然育有一子后,纷纷暗中来信确认。
自然是不敢去问太后的,那些信件只能一封封往几个使臣面前送。
几个南越使臣聚在一起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却碍于太后的态度不明确,一封信也不敢回。
反而是贺兰鸢这些日子对外面的风言风语充耳不闻,先是命人将桂花胡同的贺家旧宅收拾了出来,而后又在叶云亭的陪同下,去了一趟温泉庄子,将庄子上那些旧书手札都搬了回来。
她翻看着年少时写下的游记,面露感慨:“这庄子与游记辗转落入你手中,或许也是缘分。”
“我那时看到游记,就觉得笔者必定是个十分洒脱率性的女子。对她笔下的山水人情十分向往。”却没想到这写游记的人,会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贺兰鸢轻笑,拍了拍从另一个隐秘处翻出来的箱子:“这一本估计是当时收拾遗漏了,其余都藏在这里。”
北昭的官员摩拳擦掌,无不想重现当初汝南的辉煌。倒是一直旁听的李凤岐出言道:“如今两国重结友好,为表诚意,当年贺家的案子,朕已经命大理寺着手调查,不久之后,便能还贺家一个公道。”
当年贺家嫡支三十余口人,被扣上了勾结南越的罪名,一夕之间尽数覆灭,如今两国重结邦交,总要给贺兰鸢一个交代。
几个老臣瞥了贺兰鸢一眼,想说什么,却又顾忌着没有开口。
在他们看来,当年贺兰鸢与南越皇子私定终身,贺家这个通敌叛国的罪名不算冤。
但如今两国重结友好,贺氏满门的血案横在中间,也确实是个问题。若是解决的不好,别说通商了,恐怕还会有一场恶战,这是谁也不愿见到的局面。想明白的朝臣都闭紧了嘴,静观其变。
倒是贺兰鸢笑了笑:“陛下有心了,此事我本想押后再议,不过既然现在提起了,便一道说了罢。有些事情,总闷着捂着,反倒容易发烂发臭。”
她娓娓将当年的事情道来:“当年我尚且年幼,背着父兄偷偷去南越游玩,意外结识了四处游学的先王赫连煦。彼时我与他互不知晓对方的身份,却在结伴游玩的过程中生出了情愫。后经过几次患难与共,我们私下定了终身。此事连我父兄都不知晓,唯一知情的人,乃是当时与我情同兄妹的齐国公叶知礼。”
“我与他年少相识,将他当做兄长,无话不谈。但他却因求而不得,转头将此事告知了成宗皇帝,诬告我贺氏满门通敌叛国。”贺兰鸢似笑非笑地扫过乔海仁为首的几个老臣:“几位老大人也当知道,当年汝南通商时的繁盛,也更当知道当年国库正空虚,无银可用。”
“成宗皇帝看中了贺家的家底,于是顺势捏造了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若说通敌,我确实与赫连煦定了终身,当时若要问罪,我无话可说。但若说我贺氏满门叛国,却是成宗皇帝捏造罪名,陷害忠良!”
她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恰够席上的官员听见。
不知何时开始,弦乐声已经停了,舞娘也退了下去,只剩下满殿静谧。
有经历过三朝的老臣压抑着怒气道:“如今旧人作古,自然是贺太后想如何说便如何说!”
贺兰鸢倒是不生气,看向乔海仁:“乔大人也是经了三朝的老臣,当知道当时的国库情形吧?贺家抄家之后,那一直未能完工的西水行宫,是不是很快就落成了?若不是我贺家倒了,哪来的钱修行宫?”
“……是。”乔海仁年纪虽大了,却还没糊涂,被她一提醒,也想了起来。当初查抄了贺家之后,国库确实充盈了起来,
贺兰鸢轻蔑一笑,又道:“当年齐国公府日渐颓败,叶知礼虽中了个状元,却只领着个不轻不重的差事。但贺家被定罪之后,他是不是立即得了成宗皇帝重用,一路青云直上,官至中书令?”
这时其他官员也不吱声了,只有乔海仁又点头:“是。”
这些旧事串联起来,稍微经历过成宗皇帝时期的老臣便都想明白了。
当年两国通商,汝南发展十分繁盛,贺家更是一跃成为上京第一世家,说其富可敌国亦不为过。而当时国库却正陷入无银可用的危机当中。成宗皇帝是守成之主,他励精图治,待民宽和。但那几年里天灾不断,赋税一免再免,国库只进不出,即便有汝南的赋税,也不够填这个大窟窿。到了最后,后宫一再缩减用度,成宗皇帝早年兴建的西水行宫也不得不停工搁置。
若说成宗皇帝瞧上了贺家的富有,他们是信的。
可此事就如同先帝弑兄一般,一旦翻案,就是皇室的丑闻。
没人敢多加置喙。
倒是李凤岐半点也不避讳:“叶知礼已押在大理寺刑狱,他的认罪书里确实有一条,他曾向成宗皇帝揭发过太后与先王的私情。”
如此,便是肯定了贺兰鸢的说法。
几个老臣瞧了他一眼,心中不满他如此作为,却碍于他的威势,不敢再出言劝说。
最后李凤岐一锤定音:“太后放心,此事朕必还贺家一个公道。”
贺兰鸢这才颔首,笑了。
“此事只是我来南越的目的之一。”她的目光转向叶云亭,道:“当年我与先王定下终身,本是想回京后向成宗皇帝求个恩典,允赫连煦与我做一对平民夫妻。却不料贺家先出了事,男丁被斩,女眷悬梁。我当年本欲悬梁,却被叶知礼暗中救下,也是在那时,我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说起私定终生未婚先孕,她的神态十分坦然,只是在提起齐国公府的那一段时,刻意模糊了一些,只说当年还不知叶知礼的真面目,暂时在国公府藏身,生下了孩子。
“后来我发现叶知礼图谋不轨,准备暗中离开,却无法带走刚生下的孩子,只能拜托叶知礼的原配王氏替我照顾。”
她刻意模糊了中间那一段不堪的旧事,否则这些人必定会拿叶云亭的身世来做文章。
话说七分,故意留下三分,叫这些人自己去揣摩。
但给出的信息已经十分清楚,有脑子转得快的,看着上首的长宁王,悄悄吸了一口气。
也有一时没想明白的,还琢磨着叶知礼的原配可是早早就没了,只留下了一个儿子,没听说她还养了别的孩子啊?
悄声问关系好的同僚,同僚皱眉看他,用气音道:“你是不是傻?王氏只有一个儿子,不就是长宁王?!狸猫换太子没听过?”
于是殿内总会响起极力压低的吸气声。
也有人想要质疑,可扭头看看不动声色的大理寺卿,就觉得这事八成是真的。
有同王且熟悉的官员,是知道王且一直同这个外甥不怎么亲近的。若是他早就知道这不是妹妹的亲儿子,也就说得通了。
一场接风洗尘的宴席,除了最尊贵的那三人,其余人都没怎么吃好。消息一个比一个震撼,疑惑一个赛着一个多,却又不敢贸然讨论,憋得脸都红了。
好不容易等到宴散了,赶紧出殿去深吸一口气。彼此相熟的官员也不需打招呼,对个眼神就约好了离宫后再过府小聚。
今天宫宴上的事,哪一个传出去都要引起震动。他们这些为人臣的,总要揣摩上意,提前做好准备。
宫宴散了,接下来便是家宴。
贺兰鸢收起了过于严肃冷硬的表情,面容柔和下来,温声对叶云亭道:“我方才说这些,不是为了逼你做决定,只是不想再让你与叶知礼扯上任何关系。”
关于叶云亭的身世,她有一百个委婉的法子处理,既可以面子上好看,也就可以照顾到叶云亭。比如以投缘为由,认叶云亭当干儿子。
可她与赫连煦已经忍耐了这么多年,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儿子也如此忍耐。她要认,就要光明正大的将人认回来。
“你可愿意改回姓氏?”贺兰鸢低声道:“你的名字,是我亲自替你取的。”当年叶知礼得知她怀孕后,以为她看在孩子的面上,终于肯认命。所以由着她给孩子取了名。
云者,无拘无束;亭者,人所安定也。
不过是盼着他日后能没有束缚,畅快安稳地过一生。
第143章 冲喜第143天 母子
贺兰鸢提出改姓一事, 也是一时冲动。说完之后便有了悔意,担心叶云亭为难。
她憎恨叶知礼,自然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顶着对方的姓氏。可说完后回过神, 又意识到对于叶云亭来说,叶知礼或许不是个好的养父,可自己也未必就是个好的母亲。
叶云亭对叶知礼没有感情, 对她这个没有养育过他的生母,也未必就有感情。
贸然提出改姓, 倒像是她迫不及待地要将人强行捆绑到自己这边来一般。
她难得露出悔色,又改口道:“我只是随口一提,你若是习惯了,不愿改也就罢了。左右只是个姓氏,不打紧。”
倒是叶云亭注意到她神色间的细微变化, 仔细一想便明白了她的顾虑。
他与贺兰鸢虽然是母子, 却从未相处过, 彼此之间顾虑颇多也是正常。但他愿意先迈出第一步,打破彼此间的生疏。
“改姓不过是最简单的事,我并不反对。”叶云亭思索一番, 温声道:“但母亲对于之后,可有打算?”
更改姓氏不过是一张玉牒的事, 真正的麻烦还在后头。
今日贺兰鸢当众承认了他的身份, 此事传回南越之后, 必定会引起朝野震惊,生出波澜来。
“我自然有了打算,但最后要如何做,还得看你。”贺兰鸢直言道:“这江山是你父亲辛苦挣来的,是我殚精竭虑守住的, 我自然希望由你能继承。但我也知道你自小长在北昭,又与陛下情谊深厚,你若不愿分离,我也不会勉强你。”
叶云亭也确有此意,对他来说,南越太过陌生,自小长大的北昭才是他的故土。他的爱人,他的家都在此处。
“古有武曌称帝,母亲可有考虑过……效仿先人?”
武曌是女子,贺兰鸢也是女子。她们同样都凭着女子之身,在朝堂倾轧中获胜,掌握了一国权柄,武曌可以称帝,那贺兰鸢为何不能称王?
听他此言,贺兰鸢便知道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她目露失望,却还是耐心解释道:“从前也不是无人向我进谏过,但我这些年早就看够了尔虞我诈,不想再身陷其中。当年若不是贺家出事,我本是想求一个恩典,脱离家族,摈弃世家贵族的身份,与赫连煦做一对平民夫妻,纵情山水。”
没有家国之争,没有尔虞我诈,不为权势,不为名利,只做一对平凡普通的夫妻。
可惜天不遂人愿。
贺家蒙冤,赫连身死,只剩下她苦苦守着南越基业,勾心斗角,步步为营。
见叶云亭面露愧色,似乎对拒绝回南越心有歉意,贺兰鸢反而释然地笑起来:“你不必不安,人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牛若不回南越,我再从宗室中挑一个孩子便是。”
她故作轻巧,对其中的艰辛绝口不提。怕叶云亭更加为难。
但叶云亭何其聪慧?他深处北昭朝堂,对南越的局势不说一清二楚,也知道八九。自然明白贺兰鸢的艰辛。
他抿了抿唇,最后只能说:“母亲日后若是有难处,可写信于我。”
贺兰鸢颔首,之后便不再提国事,只与两人喝酒闲谈,说些日常琐事。
*
宫宴之后,宫中朝堂一如既往的平静。但长宁王的离奇身世却是飞快传了出去。
长宁王这一路走来本就颇为传奇,如今忽然又多了一个南越皇子的新身份,坊间的谈资更多,茶余饭后都在讨论此事。
有人说果然齐国公那样的奸佞,是生不出长宁王这样朗月清风的神仙中人的。
也有人试图从那只言片语中还原当年的真相,猜测当年齐国公救了贺太后之后,莫不是想将人关起来当做禁脔。结果心地善良的王夫人识破阴谋,助贺太后逃脱,还好心收养了贺太后的儿子,将之充作亲子养大……
还有人则担忧,长宁王成了贺太后的儿子,以后莫不是要回南越去?
这个猜测一出,前头那些风花雪月的猜测就都被抛到了一边去,百姓们真情实感地跟着担忧起来——长宁王可是司天监断定的辅星。若是长宁王回了南越继承王位,帝星失辅,会不会不稳?
这长宁王的去与留,可是关乎整个北昭的安稳呢!
坊间传闻编的有鼻子有眼,等传了一圈再传到那些世家朝臣的耳中,竟然觉得这猜测也不无道理。
先前天坛祭天之时,长宁王一出现,雷鸣暴雨就歇了,他们明面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回过劲儿后,心里还是觉得多半只是巧合罢了。
可如今试过了长宁王的手段,再得知了对方的身份,多少就有点犯嘀咕了。
这长宁王能不能辅佐帝王先不说,但若是真回了南越继承王位,假以时日,南越必定是北昭大敌!
从这个方面来说,长宁王之于北昭,着实不可或缺。
于是那些四处探听消息的南越使臣,就发现接待自己的朝臣忽然变了个态度。从前只要他们询问长宁王的事情,这些人必定是交口称赞,列举出来的事迹能让说书的说个三天三夜。
可现在再提,对方必定要面露警惕将他们打量一番,接着绷起表情说:“长宁王的事不提也罢,不若我诸位去怡翠楼见见世面。”
南越使臣:……
他们敏锐地察觉了对方的敌意,但却摸不着头脑。
不过很快他们就没时间去理会北昭官员忽然转变的态度了,因为过了数日后,大约是消息终于传到了南越去,那些宗室皇亲和大臣们知晓了太后与先帝竟然育有一子后,纷纷暗中来信确认。
自然是不敢去问太后的,那些信件只能一封封往几个使臣面前送。
几个南越使臣聚在一起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却碍于太后的态度不明确,一封信也不敢回。
反而是贺兰鸢这些日子对外面的风言风语充耳不闻,先是命人将桂花胡同的贺家旧宅收拾了出来,而后又在叶云亭的陪同下,去了一趟温泉庄子,将庄子上那些旧书手札都搬了回来。
她翻看着年少时写下的游记,面露感慨:“这庄子与游记辗转落入你手中,或许也是缘分。”
“我那时看到游记,就觉得笔者必定是个十分洒脱率性的女子。对她笔下的山水人情十分向往。”却没想到这写游记的人,会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贺兰鸢轻笑,拍了拍从另一个隐秘处翻出来的箱子:“这一本估计是当时收拾遗漏了,其余都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