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战乱年代后 第7节
前面三个人叽叽喳喳,其中一位就是那个看她不对眼的后妈孩子。
郑文听了一会,目光又在她们脸上流转几回,总算把家里的姊妹们的排行和人给对上了。
那位和她不太对付的后妈孩子排行第七,人称七娘子,和她聊天的四娘子和五娘子都是世父家的姑娘,今天之所以只来了两位娘子,似乎是因为大娘子近期要婚嫁了,正在家中跟随长辈学习各种婚嫁礼仪,而十娘子郑文猜测是年纪太小才不来学堂,就和她家的九娘子和十一娘子一下,一个才五岁,一个才学会走路,来学堂估计连笔都拿不稳。
而坐在一侧,打开书简看了起来的二娘子和六娘子是郑勷姬妾所生,于是和另外两位正室所生的娘子由于立场地位不同,也不太对付。
在这小小的家塾中,就这么几个人还分成了三方势力,而郑文硬是凭借着一己之力独占一方,弄地另外两方势力都不太待见她,不得不说,妙啊。
第11章 六艺贵女学
郑文收起放在其他人身上的注意力,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文具给拿了出来,这些都是雎早上匆匆忙忙给她收拾的,她根本还没来得及看,准备在先生还没有来之前自己先熟悉一下。
一堆干净的竹简和一份上面写有字迹的木牍,各用木绳捆成一个卷筒状,还有一套已经拆封的笔墨,可能是原身用过,还有一把铜制的小刀,她打量半天也不知道这个小刀有何作用,难道是嫌弃竹简太厚或者太宽时就用这把刀削一削?
正思考时,门口走进来一个人。
室内立即安静了下来,就连翻阅书简的二娘子和六娘子也站了起来,几人一同向最前放的人行礼叫了一声陶先生,郑文也赶紧站了起来,学着其他人的动作给来人行了一个不太标准的礼。
等重新坐下,她抬目打量这位来给她们授课的先生。陶先生手中拿着一卷木牍,看起来年纪颇大,两鬓已白,穿着朴素身上也没佩戴任何玉饰,十分简朴的庶民装扮,郑文猜测对方应该是郑勷手下的食客出身。
陶先生打开木牍后,在室内扫视一圈,不知是否是郑文的错觉,对方在看向她时面色僵直了一瞬径直忽略了过去咳嗽一下接着道:“想必在座的几位女公子应该听说过‘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这句话,我们今日要学的便是这繁琐的礼,这礼在本朝规矩甚为严格,乃至规矩了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皆有涵盖,可不谓不重要,而礼又分五礼为吉凶宾军嘉,其中的吉礼又是五礼之冠,主要包括有关祭祀典礼的礼仪,昨日诸位女公子回去后可有预习这章内容?”
下方娘子们纷纷应声表示自己已经预习,其中那位七娘子嗓门最是洪亮,声音清脆,偏偏回答时还有一极其骄傲和得意的神情看向坐在后座的郑文,就差在脸上写着挑衅字样。
郑文却没时间理会对方,她打开了手中的木牍,仔细看了一遍,却发现这短短的一篇文章自己一个字都不认识,这些字形与她见过的大篆有些相似,可察觉这个与她并无帮助,不认识的字还是不认识,她想她的脸色一定不好看,因为前方那个七娘子看向这边的神情愈发得意洋洋了几分,就差在脑门上刻几个字了。
上方的陶先生的目光在下方扫视一圈,点了二娘子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
郑文听闻赶紧拿起毛笔,沾了墨水准备在一侧的干净竹简的黄面写字。
二娘子看样子是认真预习过,朗读很是流畅,语速不紧不慢,听着就是一种享受,不过大多没听懂就是了。
郑文手持毛笔,在竹简上奋笔疾书,幸好她在现代时幼年曾短暂地接受过一段时间的书法熏陶,要不然此时说不准会有多狼狈,等二娘子声音停下,郑文也差不多停了笔,她揉了揉自己的手腕,看着写在竹简上的毛笔字,还是哀叹一声,由于是在古代,文章里大多都是深奥的文言句式再加上各种复杂不识的词组,她用简体字快记下的内容中间大多都是她画的圈圈,表示此处根本并未听懂。
她想,只能回去再啃了。
二娘子朗读完,台上的陶先生就给予了赞赏,而自郑文见面便觉得沉默寡言的二娘子在这样的夸赞下竟然笑得像个小女孩一样,身上沉静的气息都被欢跃取代。
解决了课文中可能出现的生词,陶先生便根据这篇文章认真讲解起本朝现行的礼法制度:“礼之起,起于祀神,以求赐福,慢慢地扩展为人,在之后才出现了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
在对方的口中,郑文逐渐了解到一点有关这个朝代的背景,周朝以礼治国,服饰,饮食,出行,还有祭祀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主要是区分贵族和庶民,维护上层的统治,在祭祀时有大宗小宗之分,大宗宗子在祭祀时入宗庙为主祭之人,其他族人只能为辅祭,有些庶子可能连宗庙都进不去,不管他们如何富有都要从属于大宗,听后大宗宗子的命令,宗妇间也有差别,宗子的妻子在地位上高于族内的其他妇人,这个时代极为讲究嫡庶之分。
她注意到,陶先生讲课讲到入神时,听到嫡庶之差时二娘子和六娘子的神情都不太好,几乎瞬间就变得煞白,垂着头跪坐在原地,就连神情也看不清了。
上午上完课,二娘子和六娘子招呼也未打就现行离开,后面的七娘子倒是得意,耀武扬威,不过看见郑文后那张脸上的神情顿时像吃了屎一样难看哼了一声就先离开了。
郑文倒是一句话也没说,收拾好东西后就一个人离开了家塾。
她先回了自己的住处,雎和阿苓都在屋内等候,因为郑勷今天似乎外出访友并不在家,所以午膳可以在自己的院子吃,雎带人去拿了一份膳食回来,一份炙好的豚肉和一份热乎乎的肉羹,顺便还有几个青色的枣子和熟透了的黄柿。
不过郑文并不喜欢柿子,直接分成两半让雎和阿苓吃了。
吃完中饭雎准备服侍她午睡,郑文却坐在床榻上拿出自己的书简,她对照着白天礼记录的简体字,把吉礼这一章的内容重新看了一遍,又拿出毛笔,把自己能确定的字认真练习了两遍后又在脑中快速记忆一遍才躺在榻上睡下。
下午的课程换了一位先生,来的是一位女师,这是这个年代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的贵族家庭都会给家中女公子配备一位女师,教她们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和酿造酒浆等一些家庭技巧,同时还要学习家庭祭祀和婚嫁丧事的相关礼仪。
上午那位陶先生主要教她们礼乐的理论知识,是贵族子弟都要学的内容,下午这位女师教的则是女子专门学习的,主要是为了贵族女子以后更好地履行身为一家主妇时的职责,大多是实践课。
今天这位女师刚好教她们酿造,周朝饮酒时也有严格的礼仪制度,对饮酒的礼节、场所和习俗都有强制性的规定,并且还设立了酒官和酒人这些专门的管理人员来管理百姓士大夫诸侯们的饮酒行为,也是因此,本朝衍生出一种酒文化来,贵族们都有私人的酒酿坊,而且酒种类繁多,不同的酒,饮的场所和用途也不太一样。
台上有一方小台,上面放着装着酒的八个酒樽,女师让下方的几位娘子上台:“在我朝是酒正掌管颁发酒令,下有酒人酿酒购买酒材,而酒素有五等三等之分,以酒之清浊为差分为五等,称为五齐,分别为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以酒质之新陈为别分为三等酒,分别为事酒、昔酒、清酒。所以祭祀用的酒所以素有五齐三酒之称。”
女师说完,笑着对郑文她们道:“那现在请诸位女公子先判别一下桌上之酒的种类吧。”
郑文走上台,等其他人都选好位置,自己才慢慢凑过去俯身轻嗅了一下杯中的酒,淡淡的香气扑面而来,其他几位娘子也选了一杯酒比照着其他的打量,不停皱眉。
女师站在一旁笑着提醒道:“在五齐三酒中,醴以上尤浊,盎以下差清,事酒为新酒,昔酒为陈酒,清酒为更陈之酒。”
这清浊倒好分辨,可这新陈就有点难为人了,在座的几位都是小娘子,哪里喝过什么酒,怎么可能分辨的出来,一时苦恼起来。
那位七娘子看了看在小台旁半蹲着认真嗅来嗅去的郑文,轻哼一声嘀咕道:“装得那么认真,弄地不知道是谁以前把阿翁专门为她请来的女师给挤兑走了似的。”
郑文听到这句话抬头看向七娘子,面色平静。
对方倒像被她吓了一跳,赶紧退后几步,色厉内荏道:“本来就是,阿翁为你请来宫里某位王姬的内傅,结果还没几天那位内傅就离开了,可不就是你赶走的么,你做了难道还不让人说?”说到最后,小姑娘神色也由厉色变得越发委屈,声音也呈现出明显的气音。
很显然父亲太过明显的偏爱已经伤到了这个小姑娘。
郑文听到这句话也不由一愣。宫里的人来给她做女师?而且还是专门为她请来的?
这个有点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其他几位姐妹都站在小台一旁,被这突然激起的矛盾弄的有些惊讶,其中二娘子和六娘子明显远离了这边几步,站在角落里不出声了,倒是世父家的二位女公子轻声劝慰了六娘子几句话。
小姑娘却是脾气上了心头,两只红彤彤的眼睛死死盯着半蹲着的郑文,好像势必要一个答复似的。
女师见情况不妙赶紧上前,脸色严厉训斥道:“七娘子,尔等身为贵女,本应与姊妹和睦相处,尊敬亲长,现在却以下犯上,对族姐如此不敬不亲,厉声质询,是尊的何种礼仪?”
七娘子看来是少有被老师训斥,,一时之间羞耻心上来,眼眶中强忍的泪水哗啦一下就流了下来,却怎么也说不出辩解之语,明显年岁尚小,做事任凭心意,尚有一颗童稚之心。郑文倒对对方没多大仇意,毕竟是不熟悉的陌生人而已,对方到目前为止也没做真正意义上伤害她的事,顶多嘴上咕哝几下,她又不会少块肉。
在闹出更大的风波前郑文赶紧出声道:“姜女师,这些酒的种类我已经分辨出来了。”
在她看来对方这训斥完全是在给她拉仇恨,不见这小姑娘看她的眼神愈发的仇恨了吗。
第12章 小夫子开课
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有叛逆精神,更别提原身和这位七娘子之间还有较深的隔阂,在这种时候谈尊亲敬长就有些嘲讽了。
郑文说完那句话就端着一樽酒站了起来说道:“我手中这杯酒酒色最为混浊,下方似乎还有沉淀物,应该五齐中的泛酒……这最后一樽酒香味较之其他几樽更为温和,不刺鼻,反而越闻愈发觉得香醇,幽雅细腻,应当为清酒。”
她说完最后一樽酒的品类便俯身把手中酒樽放在小台上,姜女师便笑着对她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说道:“三娘子比数月前更为沉稳了些。”
这话郑文已经听过数遍,从最开始的忐忑到现如今已经完全淡定,只对着姜女师笑了一下就和其他人一起下了台,重新跪坐在席位上。
七娘子虽是被郑文解了围,可一点感激之情都没有,觉得是郑文以抢风头之意来蔑视嘲笑她,途中红着眼瞪了郑文好几眼,不过郑文权当作没看见,自顾自地翻阅手中的竹简,心中又陷入一片新的忧愁。
姜女师在上面接着说道:“我们在酿造酒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六个方面: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也就是说,酿酒中所使用的材料一定要经过精挑细选,颗颗饱满,在曲糵使用时,还要保证整个发酵过程达到最佳,在之后的浸泡谷物和蒸煮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干净整洁,避免脏物进入酒料,导致最后味道发生变化,同时酿造所用的水和陶器都要是最好的,发酵时的温度也要控制好,要不然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最后的酒味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
下方的娘子们都在埋头记录,就连七娘子也恢复好了情绪,跪坐在案前低头认真记着笔记,郑文直接用简体字在竹简上记录下要点。
上面的姜女师一边讲解,一边从台上拿起一些不同的谷物,教她们如何甄别谷物精良和什么样的谷物适合酿造什么用途的酒。
而台下不停记录笔记的郑文早已经听的目瞪口呆,对这个年代的饮酒礼仪彻底叹服,同时也慨叹贵族女子也不好做,学习知识繁多,涉及方方面面,就拿酿造这一块来说,她们从酿造材料的选择、酿造的过程,以及到最后各种饮用各种酒类的不同场所和礼仪都要有所了解。
她刚记下最后一笔,屋中的姜女师抬眼看了下室内台上的漏刻,于是收起案上的器皿放在室内一旁的木架上:“今日课程到此结束,诸位女公子可以回去温习一下今日所讲内容,明日我们学习如何使用曲糵来进行酿造事宜。”
郑文这才抬头,发现一个时辰这么快就过去了。
台下几位娘子站起来向女师行礼,等姜女师离去后,室内才响起交谈声,几位娘子交流着今日学习成果,互相询问不懂之处。
郑文坐在座位上面慢慢收拾文具,顺便检查今年做的功课笔记,突然身前落下一片阴影,郑文抬起头,就看见七娘子站在她的矮桌前,气鼓鼓道:“你别以为我被女师训斥后就怕了你了 ,你伤了我阿母害我阿母现如今身体还未恢复大半时间都在床榻上修养,谁才是不孝不悌之辈谁心里有数!”
郑文无话反驳,这毕竟是原身做出来的事,她到了这具身体,总要承受一些流言蜚语和指责,也不觉得对方会看在她刚才解了围就原谅她,毕竟两人之间还隔了一条未出生的人命呢。
于是她只平淡地看了小姑娘一眼,拎着自己的文具就先行离开了家塾,任小姑娘被她的无视气地在身后跺脚乱叫。
郑文一出门就看见雎在家塾外等候她,雎看见她后就赶紧走了上来,接过她手中的文具:“女公子。”
“雎?你怎么来这了?”郑文还有些疑惑。
雎道:“下午时乡下的东西都送回来了,庄子里的壮士们也都回了府上,表了说一路上不少难民以为我们那几车是粮食,想要抢劫,还是几位壮士倾力相助,她们才没事,奴刚才去前院的门处看了看他们,都没事,只是受了些轻伤,奴就送了些伤药和吃的。”
郑文这才放心下来,只在心中想到等过几天有了空自己问过阿翁后也去前院看看他们。
主仆二人一起回到院子,就看见阿苓手持弩/弓对准墙边的一个木桩子射出了一支弩/箭,刚好命中,木桩一下子就被冲击力带倒在地。
郑文站在门口处直接拍手叫好,阿苓看见回来的郑文干净拿着弓/弩跑了上来,高兴道:“女公子,你回来了。”
郑文点头,拍了一下阿苓的额头,上面都是汗:“又绕着院子在跑步?”自从在庄子里跟着郑文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阿苓有了时间就会在院子里练习弩/弓和进行身体锻炼,郑文还特意吩咐让厨房的人多给阿苓准备餐食,弄的雎私底下还和郑文打趣,说她这是要培养一个女将军出来。
郑文倒是没这么想过,就觉得阿苓这姑娘的力气比男人还大,现在也才十岁左右可以看出以后潜力巨大,如果窝在后院当奴婢简直是浪费人才,现在可是战乱频发造反常见的古代,多点技能总不会有错。
她说完话看向被箭矢带倒在地的木桩,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木桩上的箭矢痕迹很少,只有几个孔洞,虽然如此可每个孔洞都很深和大,说明阿苓的弓/箭基本上都反复射在一个地方,这孩子在这方面当真是有天赋。
不过,从屋檐下到木桩的距离顶天了十五米,还是太近了,练起来也没效果。
郑文向内室走去,表了正在煮茶,她侧目就看见表了往里加各种调料,像是在煮粥一样,一时思绪也被打断,对方看见郑文进来跪在地上行了一个礼,郑文看了对方数眼面色纠结数秒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决定尊重这个时代的习俗,毕竟茶这东西她喝的也不多,除了几次被雎威逼利诱说是药用养身才闷着喝过一两次。
她迈步继续向里面走去一边思忖着自己怎么重新找一个场所来训练,以前在乡下时,虽然雎说院子里有的仆人是继母的人,可是对方也不敢反驳她的命令,在那个庄子里,她就是说话人没有人敢不听从,想要腾出一个训练场所再简单不过,如今回了家,当家作主的是继母,家中还有另一位封建大家长,这件事情就有了难度,和继母提都不用提,对方压根不会答应,那么,只能跟郑勷说了。
她心里估摸着郑勷对她表现出来的态度,这个要求被答应的可能性应该极高。
郑文想清楚后心中有了底就回屋内跪坐在书桌前又练了一会儿字,雎一脸欣慰地在旁边看着,觉得一家女公子越来越有贵女的风范,不愧是先女君的女儿。帮郑文收拾了一下旁边散落的竹简后,雎重新低头缝补衣服,许是怕她太冷,还让人又准备了一个炉子放在一旁,照地郑文整个腿部都是暖的,也不觉得跪在地毯上僵软了。
阿苓倒是没有事干,被雎拘在身边不许乱跑,她是郑文买回来的奴仆,卖身契还压在郑文这里,很少有人让她去干活,一些院子里的工作外面的奴仆都干完了。今天恰好庄子下面的奴仆表了他们也回来了,阿苓整个人越发轻松,这日子可比以前过的还舒坦,至少在农家时她因为力气大每日还要下地干活,家里的农活基本上都被她和阿翁包干,一天都没个停歇,等阿翁每年被召去做徭役时,那时家里的农活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郑文练了一会儿字见阿苓跪坐在一旁坐立难安,屁股上像是长了痔疮一样,过个几秒就要挪动一下,雎让她学的缝纫针法是一点都学进去,手中拿着绣花针像是捏着一根什么珍贵的物品一样,模样奇怪,想了想合上了手中的书简笑着道:“阿苓,你要不要和我学认字?”
阿苓听后有些怔愣,还未来得及回答。
一旁的雎听了这话立马放下了手中的衣裳严肃了神色,看向郑文见自家主子实在是不像开玩笑才道:“女公子,阿苓一个服侍人的奴婢学什么认字,您让阿苓跟着田几练武射箭奴什么也没说,可让阿苓跟你学认字奴认为实在是不合规矩。”
她道:“再说女公子每日学习识字尚且幸苦,哪里来的时间教阿苓?免得误了女公子的功课。”
原本阿苓听见郑文询问,脸上渐渐显现的喜悦神情也被雎这几句话说得给压了过去,听闻之后也觉得有道理连忙点头,表示自己可以不用学认字也可以伺候好女公子。
郑文却看了看阿苓,越发觉得自己刚才的注意好,不求对方博学,只要堪堪认识些平常常用的字就好,于是努力劝说雎:“雎,我在庄子里呆了数月,身体不好一直在修养中,已经许久未温习过功课,现如今大半都忘了个干净,有些字认起来都很困难,今日上课先生念书时我跟着都有些困难,我去教阿苓认字也是在温习一遍,顺便加深自己的印象,再说识几个字能花费多长时间,我每日只教阿苓十个字,就让她自己下去练习,也占不了我多长时间,反而还能让我把这些字记得更加深刻。”
这话她说的毫无破绽,从那位陶先生和诸位姐妹的反应来看,原身不仅是位叛逆的中二少女,还是位大大的学渣,于是说起自己有些字不认识,郑文也是格外的有底气,而且帮助阿苓识字本来也是在加深自己记忆,她可对雎一点都没撒谎。
雎听了这话神色倒真软化下来,在雎的心中她的一切立足点是自家女公子好,只要对女公子有益这件事就可以重新考虑,她又看了旁边的阿苓一眼,思索了一会儿后才道:“既然如此,阿苓便跟着女公子认字吧,不过——”
她转身看向身旁的小姑娘,认真叮嘱:“阿苓,你记得认字过程中不要耽误女公子的功课,如果到时候女公子的功课被耽误了或者累着了女公子,这件事就算了吧。”
阿苓看了一眼郑文,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们说完话,既然有了雎的同意,郑文笑着就差使人用陶盆装一盆沙土进来,放在书桌旁,毕竟家中笔墨都是昂贵之物,算在贵族子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她用倒是可以,如果阿苓也用的话雎可是真有意见了。
两个人一人拿着一根木棍子,跪坐在一个大陶盆旁,郑文依照着白日里的记忆,选了十个平日日较为常见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教着阿苓。
起初阿苓还很兴奋,但渐渐地就萎了下来。
郑文只拍拍阿苓的脑袋,温声安慰道:“你才初学,慢慢来,不要急,每日习一个字也是进步。”
阿苓点头嗯了一声,低下头又把刚才的那个字练了五遍。
阿苓不比郑文在现代受过十几年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文盲,过去的十年中有四年都在地里忙活,拿的是农具,对字形完全没有概念,只能死记硬背,于是开头也就格外的困难,用木棍在土上写字时完全没有字形的紧凑之感,松松散散,记起来也格外的困难,但在数次后神情愈发认真,把土面不断抹平重写。
郑文听了一会,目光又在她们脸上流转几回,总算把家里的姊妹们的排行和人给对上了。
那位和她不太对付的后妈孩子排行第七,人称七娘子,和她聊天的四娘子和五娘子都是世父家的姑娘,今天之所以只来了两位娘子,似乎是因为大娘子近期要婚嫁了,正在家中跟随长辈学习各种婚嫁礼仪,而十娘子郑文猜测是年纪太小才不来学堂,就和她家的九娘子和十一娘子一下,一个才五岁,一个才学会走路,来学堂估计连笔都拿不稳。
而坐在一侧,打开书简看了起来的二娘子和六娘子是郑勷姬妾所生,于是和另外两位正室所生的娘子由于立场地位不同,也不太对付。
在这小小的家塾中,就这么几个人还分成了三方势力,而郑文硬是凭借着一己之力独占一方,弄地另外两方势力都不太待见她,不得不说,妙啊。
第11章 六艺贵女学
郑文收起放在其他人身上的注意力,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文具给拿了出来,这些都是雎早上匆匆忙忙给她收拾的,她根本还没来得及看,准备在先生还没有来之前自己先熟悉一下。
一堆干净的竹简和一份上面写有字迹的木牍,各用木绳捆成一个卷筒状,还有一套已经拆封的笔墨,可能是原身用过,还有一把铜制的小刀,她打量半天也不知道这个小刀有何作用,难道是嫌弃竹简太厚或者太宽时就用这把刀削一削?
正思考时,门口走进来一个人。
室内立即安静了下来,就连翻阅书简的二娘子和六娘子也站了起来,几人一同向最前放的人行礼叫了一声陶先生,郑文也赶紧站了起来,学着其他人的动作给来人行了一个不太标准的礼。
等重新坐下,她抬目打量这位来给她们授课的先生。陶先生手中拿着一卷木牍,看起来年纪颇大,两鬓已白,穿着朴素身上也没佩戴任何玉饰,十分简朴的庶民装扮,郑文猜测对方应该是郑勷手下的食客出身。
陶先生打开木牍后,在室内扫视一圈,不知是否是郑文的错觉,对方在看向她时面色僵直了一瞬径直忽略了过去咳嗽一下接着道:“想必在座的几位女公子应该听说过‘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这句话,我们今日要学的便是这繁琐的礼,这礼在本朝规矩甚为严格,乃至规矩了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皆有涵盖,可不谓不重要,而礼又分五礼为吉凶宾军嘉,其中的吉礼又是五礼之冠,主要包括有关祭祀典礼的礼仪,昨日诸位女公子回去后可有预习这章内容?”
下方娘子们纷纷应声表示自己已经预习,其中那位七娘子嗓门最是洪亮,声音清脆,偏偏回答时还有一极其骄傲和得意的神情看向坐在后座的郑文,就差在脸上写着挑衅字样。
郑文却没时间理会对方,她打开了手中的木牍,仔细看了一遍,却发现这短短的一篇文章自己一个字都不认识,这些字形与她见过的大篆有些相似,可察觉这个与她并无帮助,不认识的字还是不认识,她想她的脸色一定不好看,因为前方那个七娘子看向这边的神情愈发得意洋洋了几分,就差在脑门上刻几个字了。
上方的陶先生的目光在下方扫视一圈,点了二娘子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
郑文听闻赶紧拿起毛笔,沾了墨水准备在一侧的干净竹简的黄面写字。
二娘子看样子是认真预习过,朗读很是流畅,语速不紧不慢,听着就是一种享受,不过大多没听懂就是了。
郑文手持毛笔,在竹简上奋笔疾书,幸好她在现代时幼年曾短暂地接受过一段时间的书法熏陶,要不然此时说不准会有多狼狈,等二娘子声音停下,郑文也差不多停了笔,她揉了揉自己的手腕,看着写在竹简上的毛笔字,还是哀叹一声,由于是在古代,文章里大多都是深奥的文言句式再加上各种复杂不识的词组,她用简体字快记下的内容中间大多都是她画的圈圈,表示此处根本并未听懂。
她想,只能回去再啃了。
二娘子朗读完,台上的陶先生就给予了赞赏,而自郑文见面便觉得沉默寡言的二娘子在这样的夸赞下竟然笑得像个小女孩一样,身上沉静的气息都被欢跃取代。
解决了课文中可能出现的生词,陶先生便根据这篇文章认真讲解起本朝现行的礼法制度:“礼之起,起于祀神,以求赐福,慢慢地扩展为人,在之后才出现了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
在对方的口中,郑文逐渐了解到一点有关这个朝代的背景,周朝以礼治国,服饰,饮食,出行,还有祭祀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主要是区分贵族和庶民,维护上层的统治,在祭祀时有大宗小宗之分,大宗宗子在祭祀时入宗庙为主祭之人,其他族人只能为辅祭,有些庶子可能连宗庙都进不去,不管他们如何富有都要从属于大宗,听后大宗宗子的命令,宗妇间也有差别,宗子的妻子在地位上高于族内的其他妇人,这个时代极为讲究嫡庶之分。
她注意到,陶先生讲课讲到入神时,听到嫡庶之差时二娘子和六娘子的神情都不太好,几乎瞬间就变得煞白,垂着头跪坐在原地,就连神情也看不清了。
上午上完课,二娘子和六娘子招呼也未打就现行离开,后面的七娘子倒是得意,耀武扬威,不过看见郑文后那张脸上的神情顿时像吃了屎一样难看哼了一声就先离开了。
郑文倒是一句话也没说,收拾好东西后就一个人离开了家塾。
她先回了自己的住处,雎和阿苓都在屋内等候,因为郑勷今天似乎外出访友并不在家,所以午膳可以在自己的院子吃,雎带人去拿了一份膳食回来,一份炙好的豚肉和一份热乎乎的肉羹,顺便还有几个青色的枣子和熟透了的黄柿。
不过郑文并不喜欢柿子,直接分成两半让雎和阿苓吃了。
吃完中饭雎准备服侍她午睡,郑文却坐在床榻上拿出自己的书简,她对照着白天礼记录的简体字,把吉礼这一章的内容重新看了一遍,又拿出毛笔,把自己能确定的字认真练习了两遍后又在脑中快速记忆一遍才躺在榻上睡下。
下午的课程换了一位先生,来的是一位女师,这是这个年代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的贵族家庭都会给家中女公子配备一位女师,教她们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和酿造酒浆等一些家庭技巧,同时还要学习家庭祭祀和婚嫁丧事的相关礼仪。
上午那位陶先生主要教她们礼乐的理论知识,是贵族子弟都要学的内容,下午这位女师教的则是女子专门学习的,主要是为了贵族女子以后更好地履行身为一家主妇时的职责,大多是实践课。
今天这位女师刚好教她们酿造,周朝饮酒时也有严格的礼仪制度,对饮酒的礼节、场所和习俗都有强制性的规定,并且还设立了酒官和酒人这些专门的管理人员来管理百姓士大夫诸侯们的饮酒行为,也是因此,本朝衍生出一种酒文化来,贵族们都有私人的酒酿坊,而且酒种类繁多,不同的酒,饮的场所和用途也不太一样。
台上有一方小台,上面放着装着酒的八个酒樽,女师让下方的几位娘子上台:“在我朝是酒正掌管颁发酒令,下有酒人酿酒购买酒材,而酒素有五等三等之分,以酒之清浊为差分为五等,称为五齐,分别为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以酒质之新陈为别分为三等酒,分别为事酒、昔酒、清酒。所以祭祀用的酒所以素有五齐三酒之称。”
女师说完,笑着对郑文她们道:“那现在请诸位女公子先判别一下桌上之酒的种类吧。”
郑文走上台,等其他人都选好位置,自己才慢慢凑过去俯身轻嗅了一下杯中的酒,淡淡的香气扑面而来,其他几位娘子也选了一杯酒比照着其他的打量,不停皱眉。
女师站在一旁笑着提醒道:“在五齐三酒中,醴以上尤浊,盎以下差清,事酒为新酒,昔酒为陈酒,清酒为更陈之酒。”
这清浊倒好分辨,可这新陈就有点难为人了,在座的几位都是小娘子,哪里喝过什么酒,怎么可能分辨的出来,一时苦恼起来。
那位七娘子看了看在小台旁半蹲着认真嗅来嗅去的郑文,轻哼一声嘀咕道:“装得那么认真,弄地不知道是谁以前把阿翁专门为她请来的女师给挤兑走了似的。”
郑文听到这句话抬头看向七娘子,面色平静。
对方倒像被她吓了一跳,赶紧退后几步,色厉内荏道:“本来就是,阿翁为你请来宫里某位王姬的内傅,结果还没几天那位内傅就离开了,可不就是你赶走的么,你做了难道还不让人说?”说到最后,小姑娘神色也由厉色变得越发委屈,声音也呈现出明显的气音。
很显然父亲太过明显的偏爱已经伤到了这个小姑娘。
郑文听到这句话也不由一愣。宫里的人来给她做女师?而且还是专门为她请来的?
这个有点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其他几位姐妹都站在小台一旁,被这突然激起的矛盾弄的有些惊讶,其中二娘子和六娘子明显远离了这边几步,站在角落里不出声了,倒是世父家的二位女公子轻声劝慰了六娘子几句话。
小姑娘却是脾气上了心头,两只红彤彤的眼睛死死盯着半蹲着的郑文,好像势必要一个答复似的。
女师见情况不妙赶紧上前,脸色严厉训斥道:“七娘子,尔等身为贵女,本应与姊妹和睦相处,尊敬亲长,现在却以下犯上,对族姐如此不敬不亲,厉声质询,是尊的何种礼仪?”
七娘子看来是少有被老师训斥,,一时之间羞耻心上来,眼眶中强忍的泪水哗啦一下就流了下来,却怎么也说不出辩解之语,明显年岁尚小,做事任凭心意,尚有一颗童稚之心。郑文倒对对方没多大仇意,毕竟是不熟悉的陌生人而已,对方到目前为止也没做真正意义上伤害她的事,顶多嘴上咕哝几下,她又不会少块肉。
在闹出更大的风波前郑文赶紧出声道:“姜女师,这些酒的种类我已经分辨出来了。”
在她看来对方这训斥完全是在给她拉仇恨,不见这小姑娘看她的眼神愈发的仇恨了吗。
第12章 小夫子开课
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有叛逆精神,更别提原身和这位七娘子之间还有较深的隔阂,在这种时候谈尊亲敬长就有些嘲讽了。
郑文说完那句话就端着一樽酒站了起来说道:“我手中这杯酒酒色最为混浊,下方似乎还有沉淀物,应该五齐中的泛酒……这最后一樽酒香味较之其他几樽更为温和,不刺鼻,反而越闻愈发觉得香醇,幽雅细腻,应当为清酒。”
她说完最后一樽酒的品类便俯身把手中酒樽放在小台上,姜女师便笑着对她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说道:“三娘子比数月前更为沉稳了些。”
这话郑文已经听过数遍,从最开始的忐忑到现如今已经完全淡定,只对着姜女师笑了一下就和其他人一起下了台,重新跪坐在席位上。
七娘子虽是被郑文解了围,可一点感激之情都没有,觉得是郑文以抢风头之意来蔑视嘲笑她,途中红着眼瞪了郑文好几眼,不过郑文权当作没看见,自顾自地翻阅手中的竹简,心中又陷入一片新的忧愁。
姜女师在上面接着说道:“我们在酿造酒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六个方面: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也就是说,酿酒中所使用的材料一定要经过精挑细选,颗颗饱满,在曲糵使用时,还要保证整个发酵过程达到最佳,在之后的浸泡谷物和蒸煮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干净整洁,避免脏物进入酒料,导致最后味道发生变化,同时酿造所用的水和陶器都要是最好的,发酵时的温度也要控制好,要不然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最后的酒味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
下方的娘子们都在埋头记录,就连七娘子也恢复好了情绪,跪坐在案前低头认真记着笔记,郑文直接用简体字在竹简上记录下要点。
上面的姜女师一边讲解,一边从台上拿起一些不同的谷物,教她们如何甄别谷物精良和什么样的谷物适合酿造什么用途的酒。
而台下不停记录笔记的郑文早已经听的目瞪口呆,对这个年代的饮酒礼仪彻底叹服,同时也慨叹贵族女子也不好做,学习知识繁多,涉及方方面面,就拿酿造这一块来说,她们从酿造材料的选择、酿造的过程,以及到最后各种饮用各种酒类的不同场所和礼仪都要有所了解。
她刚记下最后一笔,屋中的姜女师抬眼看了下室内台上的漏刻,于是收起案上的器皿放在室内一旁的木架上:“今日课程到此结束,诸位女公子可以回去温习一下今日所讲内容,明日我们学习如何使用曲糵来进行酿造事宜。”
郑文这才抬头,发现一个时辰这么快就过去了。
台下几位娘子站起来向女师行礼,等姜女师离去后,室内才响起交谈声,几位娘子交流着今日学习成果,互相询问不懂之处。
郑文坐在座位上面慢慢收拾文具,顺便检查今年做的功课笔记,突然身前落下一片阴影,郑文抬起头,就看见七娘子站在她的矮桌前,气鼓鼓道:“你别以为我被女师训斥后就怕了你了 ,你伤了我阿母害我阿母现如今身体还未恢复大半时间都在床榻上修养,谁才是不孝不悌之辈谁心里有数!”
郑文无话反驳,这毕竟是原身做出来的事,她到了这具身体,总要承受一些流言蜚语和指责,也不觉得对方会看在她刚才解了围就原谅她,毕竟两人之间还隔了一条未出生的人命呢。
于是她只平淡地看了小姑娘一眼,拎着自己的文具就先行离开了家塾,任小姑娘被她的无视气地在身后跺脚乱叫。
郑文一出门就看见雎在家塾外等候她,雎看见她后就赶紧走了上来,接过她手中的文具:“女公子。”
“雎?你怎么来这了?”郑文还有些疑惑。
雎道:“下午时乡下的东西都送回来了,庄子里的壮士们也都回了府上,表了说一路上不少难民以为我们那几车是粮食,想要抢劫,还是几位壮士倾力相助,她们才没事,奴刚才去前院的门处看了看他们,都没事,只是受了些轻伤,奴就送了些伤药和吃的。”
郑文这才放心下来,只在心中想到等过几天有了空自己问过阿翁后也去前院看看他们。
主仆二人一起回到院子,就看见阿苓手持弩/弓对准墙边的一个木桩子射出了一支弩/箭,刚好命中,木桩一下子就被冲击力带倒在地。
郑文站在门口处直接拍手叫好,阿苓看见回来的郑文干净拿着弓/弩跑了上来,高兴道:“女公子,你回来了。”
郑文点头,拍了一下阿苓的额头,上面都是汗:“又绕着院子在跑步?”自从在庄子里跟着郑文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阿苓有了时间就会在院子里练习弩/弓和进行身体锻炼,郑文还特意吩咐让厨房的人多给阿苓准备餐食,弄的雎私底下还和郑文打趣,说她这是要培养一个女将军出来。
郑文倒是没这么想过,就觉得阿苓这姑娘的力气比男人还大,现在也才十岁左右可以看出以后潜力巨大,如果窝在后院当奴婢简直是浪费人才,现在可是战乱频发造反常见的古代,多点技能总不会有错。
她说完话看向被箭矢带倒在地的木桩,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木桩上的箭矢痕迹很少,只有几个孔洞,虽然如此可每个孔洞都很深和大,说明阿苓的弓/箭基本上都反复射在一个地方,这孩子在这方面当真是有天赋。
不过,从屋檐下到木桩的距离顶天了十五米,还是太近了,练起来也没效果。
郑文向内室走去,表了正在煮茶,她侧目就看见表了往里加各种调料,像是在煮粥一样,一时思绪也被打断,对方看见郑文进来跪在地上行了一个礼,郑文看了对方数眼面色纠结数秒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决定尊重这个时代的习俗,毕竟茶这东西她喝的也不多,除了几次被雎威逼利诱说是药用养身才闷着喝过一两次。
她迈步继续向里面走去一边思忖着自己怎么重新找一个场所来训练,以前在乡下时,虽然雎说院子里有的仆人是继母的人,可是对方也不敢反驳她的命令,在那个庄子里,她就是说话人没有人敢不听从,想要腾出一个训练场所再简单不过,如今回了家,当家作主的是继母,家中还有另一位封建大家长,这件事情就有了难度,和继母提都不用提,对方压根不会答应,那么,只能跟郑勷说了。
她心里估摸着郑勷对她表现出来的态度,这个要求被答应的可能性应该极高。
郑文想清楚后心中有了底就回屋内跪坐在书桌前又练了一会儿字,雎一脸欣慰地在旁边看着,觉得一家女公子越来越有贵女的风范,不愧是先女君的女儿。帮郑文收拾了一下旁边散落的竹简后,雎重新低头缝补衣服,许是怕她太冷,还让人又准备了一个炉子放在一旁,照地郑文整个腿部都是暖的,也不觉得跪在地毯上僵软了。
阿苓倒是没有事干,被雎拘在身边不许乱跑,她是郑文买回来的奴仆,卖身契还压在郑文这里,很少有人让她去干活,一些院子里的工作外面的奴仆都干完了。今天恰好庄子下面的奴仆表了他们也回来了,阿苓整个人越发轻松,这日子可比以前过的还舒坦,至少在农家时她因为力气大每日还要下地干活,家里的农活基本上都被她和阿翁包干,一天都没个停歇,等阿翁每年被召去做徭役时,那时家里的农活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郑文练了一会儿字见阿苓跪坐在一旁坐立难安,屁股上像是长了痔疮一样,过个几秒就要挪动一下,雎让她学的缝纫针法是一点都学进去,手中拿着绣花针像是捏着一根什么珍贵的物品一样,模样奇怪,想了想合上了手中的书简笑着道:“阿苓,你要不要和我学认字?”
阿苓听后有些怔愣,还未来得及回答。
一旁的雎听了这话立马放下了手中的衣裳严肃了神色,看向郑文见自家主子实在是不像开玩笑才道:“女公子,阿苓一个服侍人的奴婢学什么认字,您让阿苓跟着田几练武射箭奴什么也没说,可让阿苓跟你学认字奴认为实在是不合规矩。”
她道:“再说女公子每日学习识字尚且幸苦,哪里来的时间教阿苓?免得误了女公子的功课。”
原本阿苓听见郑文询问,脸上渐渐显现的喜悦神情也被雎这几句话说得给压了过去,听闻之后也觉得有道理连忙点头,表示自己可以不用学认字也可以伺候好女公子。
郑文却看了看阿苓,越发觉得自己刚才的注意好,不求对方博学,只要堪堪认识些平常常用的字就好,于是努力劝说雎:“雎,我在庄子里呆了数月,身体不好一直在修养中,已经许久未温习过功课,现如今大半都忘了个干净,有些字认起来都很困难,今日上课先生念书时我跟着都有些困难,我去教阿苓认字也是在温习一遍,顺便加深自己的印象,再说识几个字能花费多长时间,我每日只教阿苓十个字,就让她自己下去练习,也占不了我多长时间,反而还能让我把这些字记得更加深刻。”
这话她说的毫无破绽,从那位陶先生和诸位姐妹的反应来看,原身不仅是位叛逆的中二少女,还是位大大的学渣,于是说起自己有些字不认识,郑文也是格外的有底气,而且帮助阿苓识字本来也是在加深自己记忆,她可对雎一点都没撒谎。
雎听了这话神色倒真软化下来,在雎的心中她的一切立足点是自家女公子好,只要对女公子有益这件事就可以重新考虑,她又看了旁边的阿苓一眼,思索了一会儿后才道:“既然如此,阿苓便跟着女公子认字吧,不过——”
她转身看向身旁的小姑娘,认真叮嘱:“阿苓,你记得认字过程中不要耽误女公子的功课,如果到时候女公子的功课被耽误了或者累着了女公子,这件事就算了吧。”
阿苓看了一眼郑文,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们说完话,既然有了雎的同意,郑文笑着就差使人用陶盆装一盆沙土进来,放在书桌旁,毕竟家中笔墨都是昂贵之物,算在贵族子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她用倒是可以,如果阿苓也用的话雎可是真有意见了。
两个人一人拿着一根木棍子,跪坐在一个大陶盆旁,郑文依照着白日里的记忆,选了十个平日日较为常见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教着阿苓。
起初阿苓还很兴奋,但渐渐地就萎了下来。
郑文只拍拍阿苓的脑袋,温声安慰道:“你才初学,慢慢来,不要急,每日习一个字也是进步。”
阿苓点头嗯了一声,低下头又把刚才的那个字练了五遍。
阿苓不比郑文在现代受过十几年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文盲,过去的十年中有四年都在地里忙活,拿的是农具,对字形完全没有概念,只能死记硬背,于是开头也就格外的困难,用木棍在土上写字时完全没有字形的紧凑之感,松松散散,记起来也格外的困难,但在数次后神情愈发认真,把土面不断抹平重写。